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隐者居
贾岛 〔唐代〕
虽有柴门常不关,
片云孤木伴身闲。
犹嫌住久人知处,
见拟移家更上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虽然我的柴门常常不关,四周的片云和孤木使我感到悠闲自在,但我还是觉得在这里住得太久,大家都知道我住在这里,因此我想要迁居到更高的山上去。
注释:
- 柴门:用柴木搭成的门,象征隐居生活。
- 片云:指天边的云,形容环境的宁静。
- 孤木:指孤零零的树,象征孤独和清静的生活。
- 住久:指居住的时间长。
- 人知处:别人知道的地方,隐喻隐士的隐秘愿望。
典故解析:
隐居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文人都向往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生活。诗中提到的“移家上山”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反映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和隐逸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刻的意境而受到后世推崇。他与王维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贾岛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外界干扰的厌倦。诗中表现了他对隐士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理想居所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隐者居》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篇“虽有柴门常不关”,展现了隐者生活的闲适,柴门的常开象征着诗人对外界的开放态度。然而“片云孤木伴身闲”却又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疏离。接下来的“犹嫌住久人知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反思,他意识到长久的隐居使他被世人所知,失去了隐秘的乐趣,最终“见拟移家更上山”则表现了他对更高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这种对隐逸与世俗的深刻对比,既反映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也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虽有柴门常不关:即使柴门常常不关,暗示着隐者生活的随意与自在。
- 片云孤木伴身闲:孤独的云朵和树木陪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孤寂的氛围。
- 犹嫌住久人知处:虽享受隐居,但却嫌弃长时间住在这里,别人知道了自己的居所。
- 见拟移家更上山:计划迁居到更高的山上,追求更加隐秘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隐居与世俗的对比,突显了隐士的内心冲突。
- 意象:柴门、片云、孤木等意象相辅相成,描绘出隐者的生活状态。
- 象征:高山象征着理想的隐居生活,表明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干扰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孤独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隐居生活的矛盾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柴门:象征隐居生活的简单与清苦。
- 片云:代表自由与悠闲,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孤木:象征孤独的生活状态。
- 山:隐喻理想的隐逸之处,象征着更高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柴门”象征什么?
- A. 富贵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世俗烦恼
- D. 交际应酬
-
诗人为何想要“更上山”?
- A. 寻找财富
- B. 逃避现实
- C. 追求隐秘生活
- D. 结交朋友
-
诗中使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隐士的状态?
- A. 炊烟与村落
- B. 云与木
- C. 河流与湖泊
- D. 城市与喧嚣
答案:
- B. 隐逸生活
- C. 追求隐秘生活
- B. 云与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贾岛的《题隐者居》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贾岛更强调内心的孤独与对隐秘生活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描绘了自然之美和生活的恬淡。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