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采葛
作者: 佚名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白话文翻译:
看那采葛的人啊,一天不见,就像三个月一样漫长;
看那采萧的人啊,一天不见,就像三秋一样久远;
看那采艾的人啊,一天不见,感觉像三年那么长!
注释:
- 彼:指代“那位”或“他”。
- 采葛:指的是采集葛藤,葛是一种植物,常用于编织。
- 一日不见:形容短暂的不见。
- 如三月兮:比喻思念的感觉像是过去了三个月。
- 三秋:即三个秋天,形容时间的漫长。
- 三岁:形容时间的极其漫长,强调思念的深切。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采葛”、“采萧”和“采艾”均为古代民间常见的采集活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也暗示了对心中那份思念的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不详,但创作于先秦时期。此时期的诗歌多以情感真挚、直白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生活或人际关系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源于古人对亲人的思念或对恋情的描绘。采集植物的行为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自然,而思念则是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
诗歌鉴赏:
《采葛》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有效地表达了思念情感的深沉与绵长。诗中以“采葛”、“采萧”和“采艾”作为具体的行为,寓意着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忙碌与劳作。诗人通过“一日不见”这样的句式,反复强调了短暂分离所带来的情感冲击,深化了思念的主题。
诗中用比较的手法,借用三个月、三秋和三岁等时间单位,形象地传达了相隔一天所引发的强烈情感。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读者不禁感受到那种因短暂离别而产生的强烈孤独感和思念之情,展现了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与深刻性。
整体来看,《采葛》不仅是对特定人物的思念,更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首先,诗人提到“采葛”,暗示着某种生活的场景,随之而来的“一日不见”,则引入了思念之情,时间的延展感让人倍感沉重。
-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接着换用“采萧”,将思念的情感进一步加深,三秋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情感的深远与广泛。
-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最后,采艾则是一种更为亲密的情感表达,三岁的比喻让人感受到思念的漫长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一日不见”比作“三月”、“三秋”、“三岁”,通过时间的叠加来表现思念的深切。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了一定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因别离而产生的深刻思念,时间在这种思念中仿佛变得不再重要,强调了情感的纯粹与强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葛:象征着生活的朴实与自然。
- 萧:通常与孤寂、清冷相关,暗示思念的寂寞感。
- 艾:在古代常用于驱邪保健,可能象征着对亲人的保护与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彼采葛兮”指的是什么? A. 采集葛藤的人
B. 采集花草的人
C. 采集果实的人
D. 采集水的人 -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是? A. 一天见面很久
B. 一天不见感觉很长
C. 一天见面很短
D. 一天不见感觉很快 -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思念的情感
C. 自然的美丽
D. 朋友的友情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表达思念故乡的情感。
- 《离骚》 屈原: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采葛》与《静夜思》都表现了思念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都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资料:
- 《诗经》相关书籍
- 《先秦诗歌研究》相关论文
- 《古诗词鉴赏》相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