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得草衣道人湖上信
作者: 王人鉴 〔明代〕
一散菁葱社,松阴路遂分。
孤云堪作我,朗月辄思君。
溪暖絺初动,桐欹露已闻。
感离因忆旧,远望思纷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的情景。初夏的青葱社团散去,松树阴影下的道路便分开了。孤云正好可以代表我的心情,明亮的月光常常让我思念你。温暖的溪水开始流动,桐树倾斜,露珠的声音已经传来。感受到离别的伤感,不禁怀念过去,远远地望去,思绪纷纷而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菁葱社:指的是青翠茂盛的社团或组织,象征着青春和活力。
- 松阴:松树的阴影,象征清幽和宁静的环境。
- 孤云:孤独的云,表达诗人的孤独感。
- 朗月:明亮的月光,象征着思念和情感的寄托。
- 溪暖:温暖的溪水,象征着春夏时节的气息。
- 絺:一种细腻的丝织物,此处指轻盈的丝绸。
- 桐欹:倾斜的桐树,传达一种自然之美和生动的场景。
- 纷纷:形容思绪纷乱,难以平静。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离别的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人鉴,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离别的时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得草衣道人湖上信》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孤云、朗月、溪水等意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开篇的“菁葱社”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社团图景,随后“松阴路遂分”则暗示了离别的时刻,情景交融,激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孤云堪作我,朗月辄思君”将自然的孤独感和思念之情紧密结合,孤云似乎成为了诗人的代言人,而朗月则是思念的寄托,展现了深沉的情感。
“溪暖絺初动,桐欹露已闻”则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传达出温暖的气息和清晨的宁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怀旧。最后两句“感离因忆旧,远望思纷纷”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诗的情感,诗人在离别中回忆旧时的点点滴滴,思绪纷乱,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折射出明代文人对生活的哲思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散菁葱社:在青葱的社团散去后,象征青春的活力消逝。
- 松阴路遂分:在松树的阴影下,分开的路象征着离别。
- 孤云堪作我:孤独的云能够代表我的心情,表达内心的孤单。
- 朗月辄思君:明亮的月光让我想到你,寄托了思念的情感。
- 溪暖絺初动:温暖的溪水轻轻流动,暗示着春天的气息。
- 桐欹露已闻:倾斜的桐树,露珠的声音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
- 感离因忆旧:因离别而想起过去的点滴,表达了怀旧之情。
- 远望思纷纷:远远地望去,思绪纷纷而来,难以平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云比作自己的心情,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溪水、桐树被赋予了生命,增强画面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离别的感伤,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展现了人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与心境的忧郁。
- 朗月:象征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溪暖:象征温暖与生命力,暗示春天的气息。
- 桐欹:象征自然之美和岁月的流逝。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自然背景,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菁葱社”意指:
A. 青翠的社团
B. 暴风雨的聚集
C. 凋零的树木
D. 爱情的结局 -
“孤云堪作我”中的“孤云”象征:
A. 友人的陪伴
B. 诗人的孤独
C. 大自然的力量
D. 过往的回忆 -
诗中“朗月辄思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友人》李白
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与王人鉴的这首诗在主题上有所相通。
诗词对比:
王人鉴的《得草衣道人湖上信》与李白的《静夜思》都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和对友人的思念,王人鉴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通过浓烈的情感直接表达思念的痛苦,两者在风格与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王人鉴研究》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人鉴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