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潭》
时间: 2025-01-17 09:11: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共许寻幽到鲫潭,茫然一带注东南。
湖光不断清如拭,野色全收绿正酣。
鸥鹭忘机闲出没,菰蒲随意长差参。
台阳好景真成画,几度骚人取次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们约好一起去探寻幽静的鲫鱼潭,眼前是一片茫茫的水域,注入东南方向。湖面波光粼粼,清澈如同刚刚被擦拭过一样,周围的景色全被浓绿包围,正是生机盎然的时节。海鸥和白鹭在此忘却了世俗的拘束,悠闲地出没于水边,芦苇和蒲草随意生长,形状各异。阳光下美丽的景色仿佛成了一幅画,几次游人路过时,总忍不住驻足欣赏。
注释
字词注释:
- 鲫潭:鲫鱼潭,指盛有鲫鱼的水潭。
- 茫然:形容水域广阔,视野开阔。
- 注:注入,流入。
- 随意:随心所欲,毫无拘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骚人”,常指游览或吟咏的文人,代表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自然、寻幽访胜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廷璧(约1666-1742),清代诗人,字惟良,号静庵,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陈廷璧游历鲫鱼潭时,反映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景象,恰恰体现了清代文人对山水的情怀与追求。
诗歌鉴赏
《鲫鱼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鲫鱼潭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共许寻幽到鲫潭”引入了诗人和友人共同游览的意图,激起了读者的兴趣。接下来的“茫然一带注东南”则用广阔的视野展示了潭水的开阔之美,令人感受到自然的浩瀚与神秘。
“湖光不断清如拭”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湖水的清澈,仿佛刚刚被擦拭过,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描绘的“野色全收绿正酣”,则以“酣”字传达出浓郁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自然界的繁盛景象。
中间两句“鸥鹭忘机闲出没,菰蒲随意长差参”,通过描绘飞禽与植物的随意生长,表现了自然的自由与和谐,仿佛在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最后一句“台阳好景真成画”,则进一步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强调了自然美景的画卷般的魅力,令人不禁想要反复探访。
整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共许寻幽到鲫潭:表示与友人相约前往幽静的鲫鱼潭,暗示对自然的追求。
- 茫然一带注东南:描述潭水的辽阔,流向东南,传达一种开阔感。
- 湖光不断清如拭:湖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形象生动。
- 野色全收绿正酣:周围充满生机,植物青翠欲滴,体现自然的繁盛。
- 鸥鹭忘机闲出没:海鸥与白鹭自在地飞翔,表现出自然的恬静与自由。
- 菰蒲随意长差参:芦苇与蒲草自由生长,展现自然的随意与和谐。
- 台阳好景真成画:描绘的美景宛如画卷,强调自然美的极致。
- 几度骚人取次探:反复提及文人对美景的追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湖光不断清如拭”,通过比喻增强了湖水清澈的形象。
- 对仗:如“鸥鹭忘机闲出没,菰蒲随意长差参”,使诗句更加对称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鲫鱼潭的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现了文人追求闲适、脱离世俗的理想生活,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鲫潭: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湖光:象征无穷的清澈与透彻,表现自然的生动。
- 野色:象征生机与活力,体现自然的繁荣。
- 鸥鹭:象征自由与闲适,表现自然的和谐。
- 菰蒲:象征自然的随意与变化,体现生命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鲫潭”主要象征什么?
- A. 宁静美好
- B. 历史遗迹
- C. 战争场景
-
诗中“湖光不断清如拭”中的“如拭”意指什么?
- A. 刚刚洗过
- B. 反射光线
- C. 变得模糊
-
诗中“鸥鹭忘机闲出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愁
- B. 自在与宁静
- C. 急促与忙碌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山中杂诗》 - 王维
诗词对比:
《鲫鱼潭》与王维的《山中杂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侧重于水域的清澈与宁静,后者则表现了山中四季的变化与生机。两首诗都体现了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王维更加强调山的巍峨与变化,而陈廷璧则注重水的清澈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