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游》

时间: 2025-01-04 12:26:26

且住且住。

且向碧岩,忘机绝虑。

自知得分溥缘轻,卒难为显露。

支离幻化藏名誉。

扼年光时序。

共磻溪一带豪民,结良因妙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云游 丘处机 〔元代〕 且住且住。且向碧岩,忘机绝虑。自知得分溥缘轻,卒难为显露。支离幻化藏名誉。扼年光时序。共磻溪一带豪民,结良因妙趣。

白话文翻译:

暂且停留,暂且停留。向着碧绿的山岩,忘却机巧和忧虑。自知缘分浅薄,终究难以显露。支离破碎的幻化中隐藏着名誉。把握时光的顺序。与磻溪一带的豪民,结下美好的因缘和妙趣。

注释:

  • 且住且住:重复使用“且住”,强调停留的意愿。
  • 碧岩:指碧绿的山岩,象征自然之美。
  • 忘机绝虑:忘却世俗的机巧和忧虑,追求心灵的宁静。
  • 分溥缘轻:缘分浅薄,难以深厚。
  • 支离幻化:形容事物破碎、不完整,如幻化般虚幻。
  • 藏名誉:在幻化中隐藏着名声和荣誉。
  • 扼年光时序:把握时间的流逝和顺序。
  • 磻溪:地名,指某一地区。
  • 豪民:指当地的富豪或有势力的人。
  • 结良因妙趣:结下美好的因缘和趣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派的重要人物,也是元代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丘处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提到的“碧岩”和“忘机绝虑”体现了作者追求心灵宁静和自然之美的愿望,而“分溥缘轻”和“支离幻化”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缘分的淡泊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丘处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诗中“且住且住”的重复使用,强调了作者对停留和宁静的渴望。通过“碧岩”和“忘机绝虑”的描绘,作者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而“分溥缘轻”和“支离幻化”则深刻揭示了人生缘分的无常和世俗名利的虚幻。最后,与“磻溪一带豪民”结下“良因妙趣”,体现了作者在超然中仍寻求与人的和谐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丘处机深厚的道教修养和诗人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且住且住:重复使用“且住”,强调停留的意愿。
  2. 且向碧岩,忘机绝虑:向着碧绿的山岩,忘却机巧和忧虑,追求心灵的宁静。
  3. 自知得分溥缘轻,卒难为显露:自知缘分浅薄,终究难以显露。
  4. 支离幻化藏名誉:在幻化中隐藏着名声和荣誉。
  5. 扼年光时序:把握时间的流逝和顺序。
  6. 共磻溪一带豪民,结良因妙趣:与磻溪一带的豪民,结下美好的因缘和妙趣。

修辞手法:

  • 重复:“且住且住”通过重复强调停留的意愿。
  • 象征:“碧岩”象征自然之美,“忘机绝虑”象征心灵的宁静。
  • 对比:“分溥缘轻”与“支离幻化”形成对比,强调缘分的浅薄和名利的虚幻。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然之美,超脱世俗名利的束缚,寻求与人的和谐与美好。

意象分析:

  • 碧岩:象征自然之美,代表宁静和纯净。
  • 忘机绝虑:象征心灵的宁静,代表超脱世俗的纷扰。
  • 分溥缘轻:象征缘分的浅薄,代表人生的无常。
  • 支离幻化:象征名利的虚幻,代表世俗的破碎和不完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且住且住”的重复使用,强调了作者的什么意愿? A. 离开 B. 停留 C. 前行 D. 后退 答案:B

  2. “碧岩”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世俗的纷扰 B. 心灵的宁静 C. 自然之美 D. 名利的虚幻 答案:C

  3. 诗中“忘机绝虑”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追求? A. 世俗的纷扰 B. 心灵的宁静 C. 自然之美 D. 名利的虚幻 答案:B

  4. “分溥缘轻”在诗中表达了什么? A. 缘分的深厚 B. 缘分的浅薄 C. 名利的虚幻 D. 心灵的宁静 答案:B

  5. 诗中“支离幻化”表达了什么? A. 缘分的深厚 B. 缘分的浅薄 C. 名利的虚幻 D. 心灵的宁静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丘处机的《水云游》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但在表达方式和意境上有所不同。王维的诗更加细腻和含蓄,而丘处机的诗则更加直接和深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真道士丘处机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诗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