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寿张温如中丞六秩》
时间: 2024-09-19 20:4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蓬莱 寿张温如中丞六秩
作者:梁清标 〔明代〕
想中丞当日,节拥西江,泽流南浦。
滕阁凭阑,看珠帘飞雨。
拂袖归来,沉枪苔卧,付酒经茶谱。
油幕功成,经纶垂手,烟霞结侣。
骀荡春风,门前列戟,笑引金樽,莱衣争舞。
花满楼台,道先生初度。
将相神仙,公今兼矣,更何人堪伍。
牙拍清丝,倚灯频奏,铙歌朱鹭。
白话文翻译:
想起中丞当年的风采,他在西江节日的盛况下,江水流淌至南岸。
登上高阁倚栏,观赏珠帘似雨飞舞。
轻拂衣袖归来,沉重的枪支安放在青苔上,留下酒与茶的记载。
在油幕中功成名就,理学的智慧如手垂下,烟霞中结伴而行。
春风骀荡,门前戟立,欢笑中举起金樽,莱衣相争舞动。
楼台上花木满盈,正值道先生的初次盛典。
将相与神仙,您如今都是兼而有之,更没有其他人能够与您相提并论。
拨动清丝,倚着灯频频奏乐,铙歌声中朱鹭飞舞。
注释:
- 中丞:指张温,明代官员,诗中的主人公。
- 节拥西江:描绘当时节日的热闹场景,西江水流清澈。
- 泽流南浦:指水流向南岸,寓意生机勃勃。
- 滕阁凭阑:指登上高阁,俯瞰风景。
- 珠帘飞雨:形容美好的景色,珠帘如细雨般飞舞。
- 拂袖归来:轻轻拂去衣袖,象征洒脱。
- 沉枪苔卧:比喻卸下武器,放松心情。
- 经纶:指治国安民的才能。
- 烟霞结侣:烟雾与霞光相伴,形容美好的情景。
- 莱衣:指道士的服装。
- 道先生:指道教的高人,代表一种高雅的生活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文学风格独特,重视情感表达,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
创作背景:
本诗是为祝贺张温六十岁寿辰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敬意,同时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氛围与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醉蓬莱》是对张温六十寿辰的祝贺之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张温当年风采的回忆,展现了一个官员在节日盛况中的从容与自信。开篇通过“节拥西江,泽流南浦”的景象,描绘出一幅生动热闹的画面,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在叙述中,诗人通过“滕阁凭阑,看珠帘飞雨”的细腻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突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祝福。诗中“拂袖归来,沉枪苔卧”一句,意象生动,表达了对繁忙政务的放下与对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节日盛典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哲理。诗中的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展现了作者对友人长寿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想中丞当日:回忆起张温当年的风采,叙述者的情感引入。
- 节拥西江,泽流南浦:描绘盛大的节日场景,表现出江南的水乡风光。
- 滕阁凭阑,看珠帘飞雨:通过高阁的视角,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意生活的美好。
- 拂袖归来,沉枪苔卧:表现出一种放下武器、归于宁静的心态。
- 付酒经茶谱:意指饮酒作诗,留下美好回忆。
- 油幕功成,经纶垂手:赞赏张温的成功与智慧,展现其治国才能。
- 烟霞结侣:描绘浪漫的生活情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骀荡春风,门前列戟:春风得意,表现出一种豪情与自信。
- 笑引金樽,莱衣争舞:欢庆的场景中,人与自然共舞,寓意生活的乐趣。
- 花满楼台,道先生初度:意指道教文化的影响,象征着高雅的生活追求。
- 将相神仙,公今兼矣:赞美张温的卓越,强调其地位与成就。
- 更何人堪伍:表达出对张温的无与伦比的赞叹。
- 牙拍清丝,倚灯频奏:借乐声描绘出一种悠扬的氛围,展现出诗人的情感寄托。
- 铙歌朱鹭:以朱鹭作为结尾,意象优雅,象征着美好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珠帘飞雨”,将珠帘比作飞雨,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笑引金樽”,将金樽拟人化,增添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友人张温的祝福与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代表了江南的美丽。
- 滕阁:象征着高雅与气度。
- 珠帘: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 金樽:象征着财富与快乐。
- 莱衣:象征着道教文化与高尚的品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是为谁的寿辰而作? A) 张温
B) 梁清标
C) 道先生
D) 朱鹭 -
诗中的“滕阁凭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悠闲
C) 忧伤
D) 愤怒 -
“笑引金樽”中“金樽”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友谊
C) 权力
D) 文化
答案:
- A) 张温
- B) 悠闲
- A) 财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将进酒》(李白)与《醉蓬莱》均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的祝福,但李白的作品更为豪放,而梁清标的作品则显得细腻、温婉。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