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 凯歌行》
时间: 2024-10-04 04:23: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解连环 凯歌行
作者: 顾毓琇 〔近代〕
边城离索,嗟西风坠柳,戍楼吹角。
闻刁斗,披上征衣,又秣马厉兵,将军部曲。
衰草寒烟,暗迤逦,祁连山麓。
想疏星闪耀,淡月凄凉,遍地沙漠。
班师凯歌行乐,料筵开玉门,酒满金谷。
还记得,白雪高歌,对瀚海阑干,昊天星宿。
赏月昆仑,寄塞外,江南红萼。
趁今宵,载歌载舞,叮咛后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城的孤寂与战士的英勇。西风吹落了柳枝,戍楼上吹响了号角,传来战斗的号角声。我披上征衣,准备出征,喂饱了马,整装待发,指挥士兵。衰败的草丛与寒冷的烟雾交错,映衬着祁连山的轮廓。遥想星星在天空闪烁,淡淡的月光让人感到凄凉,沙漠一片空旷。我军凯旋而归,盛宴在玉门设开,酒满金谷。我还记得那场白雪皑皑的高歌,面朝浩瀚的海岸,仰望天空中的星宿。今晚,我们在昆仑山赏月,寄情于塞外,回忆江南的红花。趁着今宵,让我们载歌载舞,约定未来的重聚。
注释
- 边城离索:边疆的城池,远离繁华的地方,形容偏僻。
- 嗟西风:感叹西风的寒冷,传递出一丝惆怅。
- 戍楼:守卫边疆的楼台,用于监视敌情。
- 刁斗:战斗的号角,古代用来传递指令。
- 衰草寒烟:衰败的草和寒冷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祁连山:中国著名的山脉,象征着边疆的艰苦与险峻。
- 班师凯歌:胜利归来的歌声,象征战斗胜利。
- 玉门:古代西域的门户,象征着通往繁华与希望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毓琇,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边疆风情,表达对战争的思考及对故乡的眷恋。其诗风格秀丽,情感真挚,对历史与现实有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解连环 凯歌行》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边疆的孤寂与战士的英勇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关注。
诗歌鉴赏
《解连环 凯歌行》是一首融合了战争与乡愁的诗作,诗歌的结构层次分明,情感深刻,是对战士心境的细腻描绘。开篇通过“边城离索”点明了边境的孤寂,接着描绘了戍楼的号角声与将军的准备,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感。随后的“衰草寒烟”则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苍凉与无奈。诗中“班师凯歌行乐”则是对胜利归来的欢愉的渴望,展现了希望的光芒。
诗人通过描绘“白雪高歌”的场景,唤起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结尾部分“趁今宵,载歌载舞”则展现了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情感,诗人希望在动荡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城离索:开篇即设定了场景,边城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 嗟西风坠柳:西风带来寒意,柳树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
- 闻刁斗:战斗的号角声响起,暗示了即将来临的战斗。
- 披上征衣:战士们准备出征,表现出勇敢与决心。
- 衰草寒烟:衰败的草与寒冷的烟雾,形成一种凄凉的意境。
- 班师凯歌行乐:胜利归来的喜悦,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白雪高歌”,将战士的豪情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通过“西风”、“寒烟”,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战争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 边城:象征着孤独与战斗。
- 西风:带来寒冷与凄凉的情感。
- 白雪:象征纯洁与美好,寄托了对过往的怀念。
- 月亮:象征希望与团圆,传递出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刁斗”指的是: A. 战斗的号角
B. 边境的哨兵
C. 军营的士兵 -
填空题:诗中描绘的“衰草寒烟”意在强调_____的氛围。
-
判断题:诗中“班师凯歌行乐”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喜悦。
A. 对
B. 错
答案
- A
- 凄凉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津》 vs. 《解连环 凯歌行》:两首诗均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夜泊牛津》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解连环 凯歌行》则融入了战争的背景,情感更加深沉。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流派与风格》
- 《顾毓琇及其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