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曲歌辞。古别离 王缙 〔唐代〕
下阶欲离别,相对映兰丛。 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 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 谁能待明月,回首见床空。
白话文翻译:
我们走下台阶即将分别,面对面站在兰花丛中。 话还未说出口,泪水已滴落在兰花丛里。 高堂之上,秋日的宁静,罗衣随傍晚的风飘动。 谁能等待明月的出现,回头时只见床榻空空。
注释:
- 下阶:走下台阶。
- 兰丛:兰花丛。
- 含辞未及吐:话还未说出口。
- 高堂:高大的厅堂。
- 罗衣:轻软的丝织衣服。
- 暮风:傍晚的风。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床空:床榻空空,指无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和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即将分别的恋人在秋日的宁静中,情感的流露和无奈的分别,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常见的离别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恋人分别时的深情和无奈。诗中的“下阶欲离别”和“相对映兰丛”直接描绘了分别的场景,而“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则表达了情感的深沉和无法言说的痛苦。后两句“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和“谁能待明月,回首见床空”则通过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表达了分别后的孤寂和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唐代离别诗的典型代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下阶欲离别”:直接点明即将分别的情景。
- “相对映兰丛”:通过兰花的意象,增添了诗意的美丽和哀愁。
- “含辞未及吐,泪落兰丛中”:情感的爆发,表达了无法言说的痛苦。
- “高堂静秋日,罗衣飘暮风”:环境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氛围。
- “谁能待明月,回首见床空”:通过明月的意象和床榻的空荡,表达了分别后的孤寂和思念。
修辞手法:
- 意象的使用:如“兰丛”、“明月”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对比:通过“泪落兰丛中”和“回首见床空”的对比,突出了分别的痛苦和孤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思念,通过具体的场景和意象,表达了恋人分别时的深情和分别后的孤寂。
意象分析:
- 兰丛:象征美丽和哀愁。
- 明月:象征思念和孤寂。
- 床空:象征无人和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兰丛”象征什么? A. 美丽和哀愁 B. 快乐和幸福 C. 平静和安宁 D. 悲伤和绝望
-
诗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A. 思念和孤寂 B. 光明和希望 C. 快乐和幸福 D. 平静和安宁
-
诗中的“床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念和孤寂 B. 快乐和幸福 C. 平静和安宁 D. 悲伤和绝望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情感。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夜晚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缙的《古别离》与李商隐的《无题》:两者都表达了深情的离别和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王缙的诗作。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