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杨柳枝
作者: 袁荣法 〔近代〕
不是无情拂翠楼。
窥帘惊见黛眉秋。
春江艳曲那堪忆,
化作章台一段愁。
白话文翻译:
这并不是无情地拂动着翠色的楼阁。
我透过帘子惊讶地看到她秋天般的黛眉。
那春江边的艳丽歌曲怎能让我回忆,
只化作章台边的一段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无情:这里指无情的风或物,表现出自然的冷漠。
- 翠楼:指青翠的楼阁,代表美丽的景致。
- 黛眉:形容女子的眉毛如黛色般的色泽,暗示美丽和优雅。
- 春江艳曲:指春天里流淌的江水旁的美妙歌曲,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章台: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相思之情的场所,象征着愁苦。
典故解析:
- 章台:源于古代文人墨客所咏之地,常与离愁别绪相牵连,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荣法,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情的细腻描绘,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个充满变迁与感伤的时代,反映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惆怅。
诗歌鉴赏:
《杨柳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瞬间,诗中通过“不是无情”的开篇,便引入了自然和人情的对比,暗示着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接着,诗人通过“窥帘惊见黛眉秋”的描写,展现了对美丽女子的惊叹与爱慕,这里的“秋”字更是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感,仿佛在说美好事物总是短暂,令人惋惜。
而“春江艳曲那堪忆”,则将时间的转瞬即逝与美好的回忆结合在一起,春天的美丽音乐令人难以忘怀,但最终化作“章台一段愁”,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一个关于美、忧伤和回忆的动人故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是无情拂翠楼”:开篇即引入风与楼阁的对比,强调自然之美并非冷漠。
- “窥帘惊见黛眉秋”:透过帘幕的惊喜,感受到女子的美丽,暗示了对爱情的向往。
- “春江艳曲那堪忆”:对春江边美好音乐的怀念,表明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忆。
- “化作章台一段愁”:最后的愁苦反映了对美好瞬间的失落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融入自然景象,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春江艳曲”与“章台一段愁”形成对比,突显情感的变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失落展开,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杨柳:象征柔美与忧伤,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翠楼:美好景致的象征,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黛眉:美丽与优雅的象征,强化了对爱的渴望。
- 春江:象征生机与美好记忆,蕴含着对青春的怀念。
- 章台:象征愁苦与离别,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黛眉”是指什么?
A. 眼睛
B. 眉毛
C. 头发
D. 嘴唇 -
诗中提到的“春江艳曲”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美好回忆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友谊的珍视 -
“化作章台一段愁”中“章台”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景色
B. 离愁别绪
C. 快乐的时光
D. 友情的长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袁荣法的《杨柳枝》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对美好瞬间的追忆与失落,但袁荣法的作品更侧重于对女性美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示了对孤独的反思与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近现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