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枝 其十二》

时间: 2025-01-10 00:58:25

纤纤新翠带愁颦,零落弓弯旧舞人。

底事临风眠未起,灵和不是汉时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纤纤新翠带愁颦,
零落弓弯旧舞人。
底事临风眠未起,
灵和不是汉时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细嫩的新柳枝上带着忧愁的神情,仿佛是那从前舞动的女子在风中轻盈地弯曲着。为什么在风中还没有醒来呢?这灵动的美好并不是汉朝时的春天。

注释:

  • 纤纤:形容细小、柔弱的样子。
  • 新翠:指新生的绿叶,形容春天的景象。
  • 愁颦:愁苦地皱眉,表达心中的忧虑。
  • 零落:凋零、散落,常用来形容花瓣或柳条的状态。
  • 弓弯:像弓一样弯曲,形容柳条的柔韧。
  • 底事:为什么,何故。
  • 临风:面对风,指在风中的状态。
  • 灵和:指灵动而和谐的美好。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汉时春”,可以理解为盛世春光的象征,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诗中将现状与汉代的春天相比较,暗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文焯(约1640-约1700),清代诗人,字文焯,号石窗,晚号石山。其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广泛,尤其擅长咏物,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忧愁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杨柳枝·其十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柳树的柔美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的“纤纤新翠带愁颦”,生动地描绘了春柳的清新与诗人心中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比。柳树的细枝似乎在诉说着某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惋惜。接下来的“零落弓弯旧舞人”,则通过柳树的形态和舞动的意象,暗示了往日的繁华与今日的凋零。

诗中“底事临风眠未起”,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诗人在风中思考,似乎在追问自己为何还未从沉睡中醒来,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迷茫和无奈。而“灵和不是汉时春”则是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怀念,暗示现今的生活与那段辉煌岁月的差距。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传递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充分体现了郑文焯细腻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纤纤新翠带愁颦:描绘新生柳枝的细腻,同时传达诗人心中愁苦的情感。
  2. 零落弓弯旧舞人:柳条的零落似乎在唤起对过去舞动的女子的回忆,象征着失去的美好。
  3. 底事临风眠未起:诗人自问为何在风中仍未醒来,表现出对现状的困惑和无奈。
  4. 灵和不是汉时春:将现今的春天与汉朝的繁华相对比,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条与舞动的女子相比,形象而生动。
  • 拟人:将柳树的状态与人的情感结合,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它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变迁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脆弱,常用作思念与离别的象征。
  • :代表生机与希望,但在此处却与失落的情感相结合,形成对比。
  • :象征变幻,带来思绪与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纤纤新翠”指的是什么? A. 柳树的嫩枝
    B. 花朵
    C. 细雨
    答案:A

  2. “底事临风眠未起”的意思是: A. 为什么在风中还没有醒来
    B. 为什么在风中睡觉
    C. 为什么在风中快乐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汉时春”代表: A. 现今的春天
    B. 汉朝的繁华春天
    C. 秋天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郑文焯《杨柳枝》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感伤,但郑文焯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白居易则在叙述中加入了更多的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郑文焯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