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往蜀路傍见山花吟寄乐天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9:04:05

深红山木艳丹云,路远无由摘寄君。

恰似牡丹如许大,浅深看取石榴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深红山木艳丹云,
路远无由摘寄君。
恰似牡丹如许大,
浅深看取石榴裙。

白话文翻译:

在深红的山木下,艳丽的云彩如丹一样,
路途遥远无从摘取(花)寄给你。
这花恰似牡丹般的娇美,
看那深浅的色泽如同石榴裙。

注释:

  • 深红山木:山中生长的深红色植物。
  • 艳丹云:形容云彩颜色如鲜艳的丹色。
  • 路远无由:路途遥远,无法寄送花朵。
  • 牡丹:一种花,象征美丽和富贵。
  • 石榴裙:形容裙子的颜色和花朵的色泽相似。

典故解析:

  • 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牡丹常被视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与繁华。
  • 石榴裙:石榴的花色鲜艳,常与美丽的女性形象联系在一起,形容裙子色彩鲜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并称“元白”。他以五言诗闻名,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稹奉使前往蜀地的途中,途经山花盛开的地方。诗人因思念友人而写下此诗,将美丽的山花寄托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的红花,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开头两句通过生动的色彩描写,展现了山花的艳丽和云彩的美丽,形成了一个恬静而美好的自然画面。接着,诗人表达了由于路途遥远而无法将这美丽的山花赠与友人的遗憾,情感真挚而深沉。最后两句将山花与牡丹相提并论,突出了山花的娇美,石榴裙的比喻则增添了一种柔美的女性气息,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还通过对比和隐喻深化了主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珍视。诗中的意象清新,情感细腻,体现了元稹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深红山木艳丹云:描绘深红色的山木在艳丽的云彩映衬下,形象生动。
  2. 路远无由摘寄君:表达因路途遥远而无法将花寄给友人的无奈。
  3. 恰似牡丹如许大:将山花的美丽与牡丹相比较,强调其娇美。
  4. 浅深看取石榴裙:用石榴裙的色泽来形容花的颜色,增强了视觉的表现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牡丹,突显其美丽。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和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花:象征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活力。
  • 牡丹:象征富贵与美丽。
  • 石榴裙:象征女性的柔美与色彩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

    • A. 白居易
    • B. 元稹
    •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花朵与何种花比较?

    • A. 玫瑰
    • B. 牡丹
    • C. 菊花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悲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现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但风格更加沉郁,情感更为深邃。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现孤独与自酌的情感,与元稹的思念之情形成对比,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