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望 其四
作者: 薛涛 〔唐代〕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满树的花儿,怎能让人不思念?
玉箸轻轻垂在晨镜前,春风你知不知道我的心事?
注释:
- 那堪:难以忍受,承受不住。
- 翻作:反而变成。
- 两相思:两个人互相思念。
- 玉箸:用玉制成的筷子,这里比喻精致、温柔。
- 垂朝镜:把筷子垂在晨曦下的镜子中,象征着早晨的宁静与思念。
- 春风知不知:春风是否知道我此刻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涛(768年-831年),字梦瑶,号涛姑,唐代女诗人,出身于一个官宦家庭。她以才情出众、才女形象著称,尤以其婉约、细腻的诗风而闻名。她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爱情、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春望 其四》是薛涛在春天时节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她对春天的感受以及对恋人或亲人的思念。这首诗创作于她生活的唐代,那个时期女性的地位相对较高,诗人常有表达自己情感的自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对花的描写引入思念的情感。开头一句“那堪花满枝”,直接切入主题,表达了春天美丽的花朵让人心生感慨,难以承受这样的美景而引发相思之苦。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在这里却成了思念的催化剂。第二句“翻作两相思”中,诗人用“翻作”二字,强调了思念的无奈与强烈,暗示着爱情的双向性,既有甜蜜也有苦涩。
接下来的两句“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则用玉箸与晨镜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氛围。玉箸象征着细腻的心思,晨镜则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反思。诗人在此通过对春风的提问,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渴望,似乎是希望春风能够传递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思念的痛苦,体现了薛涛独特的女性视角与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那堪花满枝:春天百花盛开,令人感慨,难以承受。
- 翻作两相思:这样的美景反而唤起了对彼此的思念。
- 玉箸垂朝镜:细致的玉箸在晨光中轻轻垂下,传达出一种温柔的情感。
- 春风知不知:春风是否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情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花满枝”比喻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心情。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感知能力,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春天的美丽与思念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抒情的表达,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示了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希望,同时也引发思念。
- 玉箸:象征精致、温柔,寄托对爱情的向往。
- 春风:象征无形的力量,承载着思念与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那堪花满枝”中的“那堪”是什么意思? A. 可以
B. 不能忍受
C. 觉得好
D. 感到快乐 -
诗中提到的“玉箸”主要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温柔与细腻
C. 思念的苦楚
D. 春天的气息 -
“春风知不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生命的感慨
C. 对思念的渴望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诗词对比:
可以将薛涛的《春望 其四》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思念的情感,后者则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两者的情感表达方式和主题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薛涛相关的传记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