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霜天晓角 荷花
作者: 周燕婷 〔当代〕
原文展示:
碧圆香正,时见蜻蜓并。一自浣纱人后,西窗雨和谁听?海山何处剩,瑶池重细认。且共西风今夜,从梦去波千顷。
白话文翻译:
荷花正盛开,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偶尔能看到蜻蜓飞来飞去。自从那位浣纱的女子离开后,西窗外的雨声又是谁在倾听呢?海山之间,何处能再找到那份余韵?瑶池的景色要细细辨认。今夜让我们在西风中共度良宵,梦中去追逐那千顷波涛。
注释:
- 碧圆香正:形容荷花的颜色碧绿,花朵圆润,香气正浓。
- 蜻蜓:一种常见的水边昆虫,象征着灵动和生命。
- 浣纱人:指在河边洗纱的女子,可能暗指某种温柔和纯洁。
- 西窗雨:指在西窗外下的雨,增添了诗中愁苦的氛围。
- 瑶池: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美好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燕婷是一位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在现代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她的作品多关注自然、人生和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常常引发读者的思考。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 荷花》创作于当代,诗人结合了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荷花作为夏季的代表,象征着纯洁与高雅,诗中通过描绘荷花及其周边的景象,引发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荷花为中心,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淡雅的意境。诗的开头以“碧圆香正”描绘荷花的美丽,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蜻蜓的出现,增添了生机,暗示着生命的流动和瞬息万变。接下来的“浣纱人后”,则引入了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追忆某段美好的时光。西窗外的雨声又是一种孤独的象征,雨声的倾听者似乎已不再,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海山何处剩,瑶池重细认”中的瑶池意象,象征着理想与遥不可及的美好,给人以追寻和渴望的感觉。结尾的“且共西风今夜,从梦去波千顷”,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希望,尽管时间流逝,但那份情感却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圆香正:描绘荷花的色泽和香气,展现出自然之美。
- 时见蜻蜓并:蜻蜓点水,象征轻快和活力。
- 一自浣纱人后:引入人物,增添情感的深度。
- 西窗雨和谁听:雨声令人感到孤独,暗示失落。
- 海山何处剩:表达对美好的追寻与思考。
- 瑶池重细认:理想与记忆的重叠,值得细细回味。
- 且共西风今夜:邀请共度良宵,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 从梦去波千顷:梦境与现实交融,波涛象征人生的起伏。
修辞手法:
- 比喻:荷花的香气比喻着美好与纯洁。
- 拟人:雨声似乎在倾诉,增添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语言更加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美好与生命。
- 蜻蜓:灵动、活泼,代表生命的瞬息变化。
- 雨:孤独、惆怅的象征,映射内心的情感。
- 瑶池:理想、梦想的象征,指向美好而遥远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圆香正”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荷花的颜色和香气
- B. 蜻蜓的飞舞
- C. 西窗的雨声
- “西窗雨和谁听”中,雨声象征什么?
- A. 热闹
- B. 孤独
-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瑶池”象征什么?
- A. 普通生活
- B. 理想与梦想
- C. 现实的烦恼
答案:
- A. 荷花的颜色和香气
- B. 孤独
- B. 理想与梦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荷花》- 朱自华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荷花》与《霜天晓角 荷花》的对比:两者均以荷花为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描绘荷花的美丽,后者则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当代诗人周燕婷访谈录》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