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四顾水皆绕,所居幽出尘。
斋钟不到岸,渔火自来邻。
心共寒潭彻,经翻贝叶新。
住山知有道,一叩了无因。
白话文翻译:
四周环绕着水,居所清幽,超脱尘世。
斋堂的钟声传不到岸边,渔火自然成了邻居。
心灵与寒潭的深邃相映,翻动的贝叶呈现出新的意趣。
住在山中知道有道理,轻叩山门却无缘无故。
注释:
- 四顾:四面环顾,四周的意思。
- 幽出尘:幽静而超脱尘世,形容环境清幽。
- 斋钟:斋堂中的钟声,表示宗教修行的氛围。
-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象征生活的气息。
- 寒潭:寒冷的潭水,象征内心的宁静。
- 贝叶:贝壳和树叶,这里指翻动的贝壳与树叶,象征生机。
- 住山知有道:住在山中明白有道理,指追求道理与精神的理解。
- 一叩了无因:敲门却没有回应,象征对道的求索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渐,明代诗人,字子期,号止庵。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颇具山水之情。他在诗中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施渐隐居金山之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道理的探索,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赠金山智公》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在诗中,施渐通过描绘环水而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他对超脱尘世的渴望。斋钟的寂静与渔火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象征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生活的和谐交融。心与寒潭的彻底相映,表现了他对内心深处的探索和思考。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哲思,虽然他明白住山之人必有道理,但轻叩山门却“了无因”,表明了对道的求索可能是孤独的,甚至有些无奈。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无限的思考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顾水皆绕:四周的水流环绕,营造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氛围。
- 所居幽出尘:居住的地方清幽,远离尘世的纷扰,表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 斋钟不到岸:斋堂的钟声无法传到岸边,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世俗的隔离。
- 渔火自来邻:渔火象征着生活的气息,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心共寒潭彻:内心与寒潭的深邃相通,体现了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清澈。
- 经翻贝叶新:翻动的贝壳与树叶,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住山知有道:住在山中的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体现出一种智慧的追求。
- 一叩了无因:轻轻叩门,却没有回应,表现出求道的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斋钟”与“渔火”,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水、斋钟、渔火、寒潭等意象,构成诗的整体美感。
- 象征:泊船、渔火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哲理与道理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孤独的求索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水:象征着生命与流动,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宁静。
- 斋钟:象征着宗教修行与内心的宁静。
- 渔火:象征着人间生活的温暖与和谐。
- 寒潭:象征着内心的深邃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斋钟”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忙碌
- B. 宗教修行的氛围
- C. 自然的美丽
- D. 内心的孤独
-
“一叩了无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失落与无奈
- C. 兴奋
- D. 安静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施渐的《赠金山智公》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展现了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思考。施渐的诗更侧重于对道理的探求,而王维则在宁静中表现出一种人生哲理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