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荒城余古堞,登眺喜新晴。
日淡山容静,秋高海气清。
孤鸢随鹤下,饥兕近人行。
感物添惆怅,谁能会此情?
白话文翻译:
荒凉的古城,残存的城垣上,我登高远眺,欣喜于这晴朗的天气。
阳光柔和,山峦显得宁静,秋日的天空高远,海面的气息清新。
孤独的鸢鸟在空中与仙鹤一同低飞,饥饿的犀牛靠近人群游荡。
感物而生的惆怅,谁能理解我此时的情感?
注释:
- 荒城:指荒废的古城,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孤独。
- 古堞:古老的城垣,显示出城池的岁月感。
- 日淡:形容阳光柔和,不刺眼。
- 孤鸢:孤独的老鹰,象征自由与孤寂。
- 饥兕:饥饿的犀牛,表现了生物在自然中的生存状态。
- 惆怅:一种伤感的情绪,因触景生情而生。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这种通过自然景象引发的情感在古诗中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年-1359年),字仲明,号天池,元代诗人和画家,擅长山水画。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次申屠子迪韵》是在王冕游历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在元代,社会动荡,王冕在历史变迁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反映在其作品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荒凉古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自然面前的感慨和孤独。诗人登高望远,感受到天气的晴朗和自然的宁静,却也不禁生出惆怅之情。诗中使用了“孤鸢”和“饥兕”等意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渴望的对比,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对景物的细腻描写,结合了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自然景象,又有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体现了王冕深厚的诗歌修养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城余古堞:描写一座残破的古城,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登眺喜新晴:诗人登高远眺,因天晴而感到愉悦,展现出一种活在当下的态度。
- 日淡山容静:描写阳光柔和,山的轮廓显得宁静,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 秋高海气清:秋天的天空高远,海洋的气息清新,增强了自然的清新感。
- 孤鸢随鹤下:孤独的鸟儿与仙鹤一同低飞,表现出一种孤单的境遇。
- 饥兕近人行:饥饿的犀牛在靠近人群游荡,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 感物添惆怅:因感物而生的惆怅,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谁能会此情:发出感叹,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无人能懂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鸢”与“饥兕”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拟人:自然景象似乎带有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日淡”与“秋高”,在内容上形成对比,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在面对美景时的惆怅与孤独。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历史的思考,以及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城:象征历史的沧桑与孤独。
- 古堞:体现了历史的沉重感。
- 孤鸢:象征着自由与孤独。
- 饥兕:表现生存的艰难与对生活的渴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鸢”代表什么? a) 自由与孤独
b) 快乐与幸福
c) 友谊与团聚 -
诗中“日淡山容静”表现了怎样的天气状况?
a) 阴雨天气
b) 晴朗天气
c) 风沙天气 -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是:
a) 愉悦与惆怅
b) 绝望与无奈
c) 忧伤与愤怒
答案:
- a) 自由与孤独
- b) 晴朗天气
- a) 愉悦与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王冕的自然描写与李白的豪放不羁形成对比,王冕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奔放的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诗歌传统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