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按乐图》
时间: 2025-01-19 18:17: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唐天子梨园师,
金汤重付轧荦儿。
何人端坐阅乐籍,
三万缠头不足支。
龟年檀板阿蛮舞,
花奴手中花如雨。
钧天供奉真天人,
上亦亲挝汝阳鼓。
玉奴檀槽倦无力,
忽窃宁哥手中笛。
边风吹入新贡箫,
铜池夜梦双飞翼。
閤门边奏塞黈聪,
耳谱更访明月宫。
渔阳一震万窍聋,
梨园弟子散如雨,
惟有舞马伤春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皇帝对音乐与舞蹈的热爱,以及梨园弟子们的辛勤与困顿。诗中提及唐朝的梨园,作为音乐和舞蹈的殿堂,金汤是指国君对艺术的重视。乐谱难以支撑三万缠头的乐器,显示出音乐的繁复与难以驾驭。龟年与阿蛮舞,展现了古老的舞蹈技艺;而花奴手中的花瓣则如雨般洒落,象征着美丽与欢乐。在天上供奉的是真天人,皇帝亲自敲打着汝阳鼓,表达了对音乐的亲近。随后的描写中,乐器的疲惫与无力,暗示着艺术的衰退。风带来了新的乐器声音,夜梦中则有双飞的翅膀,象征着希望与自由。最后,虽然梨园弟子如雨般散去,但舞马仍在春风中伤感,表明了对艺术的无奈与失落。
注释
- 梨园师:指梨园,即专门从事音乐舞蹈的场所,梨园弟子是专职表演者。
- 金汤:指国君,象征对艺术的重视与支持。
- 缠头:乐器的部分,这里形容数量之多。
- 阿蛮舞:古代一种舞蹈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 钧天:指天庭,表示神圣的场所。
- 玉奴:指舞者,表现出疲惫的状态。
- 宁哥:指一种乐器,形容乐器的珍贵。
- 渔阳:古地名,提及的轻快乐声。
- 舞马:指一种表演形式,体现了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融入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画面感。
创作背景
《唐玄宗按乐图》创作于元代,正值元末社会动荡之际,作者通过描写唐代的繁华盛景,表达对过往文化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唐代音乐舞蹈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艺术的辉煌与衰败。开篇即以“大唐天子梨园师”引入,点明了背景和主题,接着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当时乐师们的艰辛和艺术形式的复杂。尤其是“何人端坐阅乐籍,三万缠头不足支”,形象地表现了艺术的繁复和执着,使人们意识到,尽管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显得无力。随着诗意的推进,描写了舞者的疲惫与乐器的沉寂,似乎在暗示着艺术的衰退与无法继承的无奈。结尾处,尽管“梨园弟子散如雨”,但舞马却依然伤春,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哀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艺术生命力的唏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唐天子梨园师:引用唐代的梨园,强调其文化底蕴。
- 金汤重付轧荦儿:说明国君对梨园音乐的重视。
- 何人端坐阅乐籍:表达对乐谱的重视,但人却寥寥无几。
- 三万缠头不足支:乐器之多,难以支撑,象征繁复。
- 龟年檀板阿蛮舞:舞蹈的古老,意象鲜明。
- 花奴手中花如雨:美丽舞蹈的瞬间,象征欢乐。
- 钧天供奉真天人:神圣的供奉,表现皇帝的崇高地位。
- 上亦亲挝汝阳鼓:皇帝亲自参与,表现对艺术的热爱。
- 玉奴檀槽倦无力:舞者的疲惫,暗示艺术的衰败。
- 忽窃宁哥手中笛:乐器之珍贵,表现对音乐的渴望。
- 边风吹入新贡箫:引进新乐器,象征希望。
- 铜池夜梦双飞翼:梦幻中的自由与希望。
- 閤门边奏塞黈聪:奏乐的场景,体现传统。
- 耳谱更访明月宫:追求完美与超脱。
- 渔阳一震万窍聋:艺术的震撼力与影响。
- 梨园弟子散如雨:弟子们的散去,表现衰落。
- 惟有舞马伤春风:舞马的孤独,表达对春天的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如雨”,形象生动。
- 拟人:如“玉奴倦无力”,赋予舞者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唐代的繁华与现状的对比,表现了对传统艺术的怀念与对文化衰退的忧虑,体现出深刻的历史反思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梨园:象征音乐与舞蹈的殿堂。
- 金汤:象征皇权,体现对艺术的重视。
- 龟年:象征传统与历史的积淀。
- 花奴:象征美与活力。
- 舞马:象征对传统的延续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梨园”指的是: A. 一种水果
B. 专门从事音乐与舞蹈的场所
C. 皇帝的花园
D. 农田 -
“玉奴檀槽倦无力”中的“倦无力”指的是: A. 舞者的疲惫
B. 乐器的破损
C. 春天的结束
D. 音乐的衰退 -
整首诗对艺术的态度是: A. 积极向上
B. 无所谓
C. 复杂而忧伤
D. 轻松愉快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对比杨维桢与白居易的作品,都涉及对音乐和表演艺术的描写。白居易《琵琶行》强调个人情感与艺术的互动,而杨维桢则更加关注于艺术的整体氛围与社会状况,展现出两位诗人的不同视角。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唐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