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峨嵋山下水如油,
怜我心同不系舟。
何日片帆离锦浦,
棹声齐唱发中流。
白话文翻译:
在峨嵋山下,水面平滑如油,
我心中惆怅,犹如无系的船。
何时能乘一片小帆离开这锦绣的港口,
划桨声和歌声一同响起,驶向水流的中央。
注释:
- 峨嵋山:位于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以其秀美的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
- 水如油:形容水面平滑,波澜不惊。
- 不系舟:比喻心中无依无靠,失去归属感。
- 片帆:小船的帆。
- 锦浦:指美丽的港口,象征着温馨的归属。
- 棹声:划桨的声音。
- 齐唱:指与划桨声一起发出的歌声,象征着心情的舒畅。
典故解析:
“峨嵋”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圣地之一,诗中提到的山水意象,常常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乡之情。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涛(约768年-832年),字令狐,号涛,四川人。她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以才情和美貌著称,曾任长安著名的歌妓。她的诗风清丽,常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来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
创作背景:
《乡思》创作于薛涛身处长安时,正值唐代繁华的时期。诗人因身为歌妓而感到对故乡和自由生活的渴望,诗中所展现的思乡情怀,正是她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希冀。
诗歌鉴赏:
《乡思》是一首极富情感的诗作,开头描绘了峨嵋山下如油的水面,给人以宁静的美感。然而,诗人的心情却与这幅美丽的画面形成鲜明对比。她感到心中无依无靠,仿佛是一只漂泊的船,失去了归属。此时,水面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她内心的波涛汹涌。
接下来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希望能乘一片小帆离开美丽的港口,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出发。这里的“锦浦”象征着温暖而美好的故乡,而“棹声齐唱”则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往的缅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向往,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情感细腻而真挚,既有对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峨嵋山下水如油:开篇直接描绘了自然景色,水面如油般光滑,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怜我心同不系舟:表达诗人内心的惆怅,心如无系之舟,失去方向感。
- 何日片帆离锦浦:期盼能够离开这个美丽的港口,象征着对自由的渴望。
- 棹声齐唱发中流:希望未来能够在水流中自由航行,声音与歌声交融,象征着内心的欢愉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油”,形象地描绘了宁静的景色。
- 对仗:如“片帆”和“棹声齐唱”,增强诗的音乐感。
- 拟人:赋予水面情感,增强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思乡与自由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她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传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峨嵋山:象征高远与美丽。
- 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舟:象征自由与漂泊。
- 锦浦:象征温暖的归属与故乡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山名是?
- A. 泰山
- B. 峨嵋山
- C. 黄山
-
诗人希望何时能离开锦浦?
- A. 明天
- B. 何日
- C. 从不
-
“水如油”形容的是?
- A. 水很脏
- B. 水面很平静
- C. 水很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采用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对故国的感怀表达了深沉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与《乡思》形成鲜明对比,分别展示了不同的思乡情怀与人生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女诗人薛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