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夜泊》

时间: 2025-01-19 20:15:29

萧萧落叶送残秋,寂寞寒波急暝流。

今夜不知何处泊,断猿晴月引孤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萧落叶送残秋,
寂寞寒波急暝流。
今夜不知何处泊,
断猿晴月引孤舟。

白话文翻译:

萧萧的落叶送走了秋天的残余,
寂静的寒波在夜色中急速流淌。
今夜不知要停泊在何处,
只有孤舟在晴朗的月光下,听着断续的猿啼。

注释:

字词注释:

  1. 萧萧:形容风声、树叶声等,表示凄凉。
  2. 残秋:秋天的最后阶段,意指秋天即将结束。
  3. 寂寞:孤独、冷清,形容环境的冷清。
  4. 寒波:寒冷的波浪,表现出水的冷冽。
  5. 急暝流:夜色来临,水流迅速,表现出时间的紧迫感。
  6. 今夜不知:今夜不清楚、未知。
  7. 何处泊:停泊在哪里。
  8. 断猿:孤独的猿猴的叫声。
  9. 晴月:晴朗的月亮,象征着光明和宁静。
  10. 引孤舟:引导着孤独的船只。

典故解析:

  • 猿啼:古代诗词中常用猿猴的啼叫来表达孤独和惆怅,尤以《古诗十九首》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传达出深切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德舆(约公元730年—约公元799年),字仲宣,号宗之,唐代诗人,出生于今江苏地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边塞诗和田园诗方面有独到之处。

创作背景: “舟行夜泊”写于唐代的一个秋夜,诗人可能在旅途中,感受到孤独与寂寞,乘舟夜泊于江河湖泊之间,眼前的自然景色引发他的思考和感慨。

诗歌鉴赏:

《舟行夜泊》是一首描绘秋夜孤舟情境的诗,首句“萧萧落叶送残秋”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凋零。落叶的声音与环境的静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寂。接下来的“寂寞寒波急暝流”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寒波与夜色的结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诗人的心境。

“今夜不知何处泊,断猿晴月引孤舟”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面对浩淼的水面和不知去向的孤舟,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加明显。“断猿”的叫声在宁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突兀,仿佛在诉说着人世的无常与孤独。整首诗借助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孤独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萧萧落叶送残秋:落叶飘零,象征秋天的结束,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寂寞寒波急暝流:寒冷的波涛在夜色中奔流,表现出孤独的意境。
  3. 今夜不知何处泊:对未来的无奈与迷茫,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4. 断猿晴月引孤舟:猿猴的叫声与月光的照耀,形成了自然的对比,突显孤舟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落叶比作时间的流逝。
  • 拟人:寒波似乎有了生命,急速流动。
  • 对仗:如“今夜不知何处泊”和“断猿晴月引孤舟”,形成了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深刻体验,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2. 寒波:象征孤独与冷漠。
  3. 晴月:代表希望与宁静。
  4. 孤舟:象征孤独的旅程与无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萧萧落叶送残秋”中“萧萧”指的是?

    • A. 热闹
    • B. 寂静
    • C. 凄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今夜不知何处泊”,表达了诗人对__的迷茫。

  3. 判断题:诗中“断猿晴月引孤舟”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 (对/错)

答案:

  1. C
  2. 未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比较权德舆的《舟行夜泊》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但王维的诗更显宁静与和谐,而权德舆的诗则更突出孤独与迷茫。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权德舆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