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佳客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8 02:55: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谁曾吊冷烟,鬘云粉雨素馨田。
渡江双桨春堪载,出谷群莺境亦迁。
矛盾律,死生缘,买愁散尽旧青钱。
当时若得浮丘石,已补娲皇未补天。
白话文翻译:
寒食节上,谁来吊唁那冷冷的烟雾?
发髻上戴着云彩,粉雨洒落在素馨花田。
渡江的双桨在春日里可以承载多少情思,
走出山谷的群莺也随之迁徙。
矛盾的法则,生死的缘分,
花费所有的忧愁,换取昔日的青钱。
如果当时能得那浮丘石,
也许能补救女娲未能补好的天空。
注释: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祭祖扫墓的日子。
- 鬘云粉雨:形容女子的妆饰,云彩似的发髻,粉雨般的妆容。
- 素馨田:指盛开的素馨花田,象征美丽和芬芳的环境。
- 矛盾律:哲学上的矛盾法则,暗示生命的复杂性。
- 浮丘石:传说中女娲用来补天的石头,象征拯救和修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采庵,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其诗风常常融合传统与个人感悟,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思佳客四首》所作之时,正值社会变革与思想碰撞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传统节日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开头“寒食谁曾吊冷烟”,以寒食节为引子,设问引出对逝者的缅怀,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氛围。接着通过“鬘云粉雨素馨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展示出自然的生机与繁华,形成与前段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渡江双桨春堪载”,此句暗示了春天的来临,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而“出谷群莺境亦迁”则展现了生命的流转和变化,鸟儿随春而迁,暗示着人们的情感和生活也在不断变化。
后半部分“矛盾律,死生缘”则引入哲学思考,探讨生与死的关系,暗示人世间的种种矛盾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两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神话结合,表达了对“补天”的渴望,展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度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寒食谁曾吊冷烟:寒食节上,谁来为逝去的人吊唁,表现出孤寂与冷清。
- 鬘云粉雨素馨田:描绘美丽的女子与素馨花田,象征着青春与美好。
- 渡江双桨春堪载:春天的双桨可以承载多少情感,暗示生命的希望。
- 出谷群莺境亦迁:出谷的群莺象征着生命的迁徙与变化。
- 矛盾律,死生缘:探讨生死的关系,反映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 买愁散尽旧青钱:用过去的忧愁换取青钱,象征对过往的追忆与释怀。
- 当时若得浮丘石:希望能获得浮丘石,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
- 已补娲皇未补天:暗示对未能实现的理想的追求,表达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鬘云粉雨”比喻女子的妆容,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群莺境亦迁”,赋予了鸟儿迁徙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表现了对过往美好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食:代表着追忆与哀思。
- 素馨田: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双桨:象征着旅程与希望。
- 浮丘石: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谁曾吊冷烟”中的“冷烟”指的是什么? A. 烟雾
B. 悼念的气氛
C. 春天的气息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双桨”象征什么? A. 船只
B. 希望与旅程
C. 过往的忧愁
答案:B -
“浮丘石”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女娲补天的工具
B. 理想与追求
C. 逝去的青春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中对逝去的追忆相呼应。
- 杜甫《春望》:同样探讨了生命的流转与时光的无常。
诗词对比:
- 张采庵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张诗更细腻而深沉,李白则更豪放而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