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张生》

时间: 2025-01-06 07:08:42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贻张生
齐己 〔唐代〕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白话文翻译

我每天都去寺庙,虽然我未曾饮酒。
闲暇时听老僧讲道,直到夕阳西下,钟声响起。
在竹林中行走,影子随处可见;
在花边走过,偶尔留下一些痕迹。
仍然想要摆脱世俗的生计,随我一起去那孤峰。

注释

  • :赠送、给予之意。
  • 张生:张生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隐喻,具体身份不详。
  • 含酒容:含有酒的容貌,这里指没有喝酒的状态。
  • 老僧:年长的僧人,通常指修道高深的人。
  • 夕阳钟:傍晚的钟声,暗示时间的流逝。
  • 孤峰:远离尘嚣的高山,象征一种清净的生活。

典故解析

此诗未明显引用特定典故,但“老僧”和“孤峰”常用来象征修行与隐逸,诗人通过与老僧的交流,传达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80年-847年),唐代诗人,号惭愧居士,因其个性恬淡,常与僧侣交往,诗歌风格多以山水、禅意为主,体现出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是盛行禅宗文化的时期,诗人常常寄情于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庙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篇“日日见入寺”,体现了诗人对寺庙生活的向往;而“未曾含酒容”则暗示了诗人对淡泊名利的追求,他不需要酒的麻醉,而是更倾向于清醒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闲听老僧语”,说明诗人享受与高僧交流的时光,感受着智慧的传递,直到“夕阳钟”的响起,时间的流逝在此刻显得尤为珍贵。诗中“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象征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体现出一种追求自由与清净的愿望。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唐代文人追求洒脱、超然生活的心态相契合,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见入寺:诗人每天都去寺庙,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2. 未曾含酒容:强调自己不需要酒来陶醉,反映了他追求内心的清净。
  3. 闲听老僧语:在寺庙中,听老僧的教诲,感受智慧的传递。
  4. 坐到夕阳钟:一直待到傍晚,钟声响起,时间悄然流逝。
  5. 竹里行多影:在竹林中走动,影子随处可见,体现了自然的生动。
  6. 花边偶过踪:在花边走过,留下偶尔的踪迹,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7. 犹言谢生计:仍然想要摆脱世俗的生计,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
  8. 随我去孤峰:邀请他人一起去孤峰,象征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夕阳钟”比喻时间的流逝,增添了诗意的氛围。
  • 对仗:如“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安宁与智慧的地方。
  • 老僧:代表智慧与传承。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孤峰:象征清静、隐逸的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日见入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酒的陶醉
    • B. 清静的生活
    • C. 世俗名利
  2. “犹言谢生计”中“谢”字的意思是?

    • A. 感谢
    • B. 摆脱
    • C. 失去
  3. 诗中提到的“老僧”象征着什么?

    • A. 年龄
    • B. 智慧
    • C. 富裕

答案

  1. B. 清静的生活
  2. B. 摆脱
  3. B. 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中杂诗》相比,齐己的《贻张生》更加强调了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而王维则更多地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自然景色的壮美与哀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齐己的生平与作品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