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饼充餐必也虚。刻舟求剑决然无。
痴心密数人遗契,妄念重寻兔守株。
先圣迹,古人书。秕糠难作夜光珠。
万缘拂尽方知道,妙处那能说与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虚妄和执念的反思。第一句“画饼充餐必也虚”意指用画饼来充饥是徒劳的;“刻舟求剑决然无”则讲述了在船上刻剑却无法找回的愚蠢行为。接着,诗人提到对人际关系的痴迷和对过去的执着,而“重寻兔守株”则是比喻对失去的事物的无意义追求。最后,诗人感叹古代先人的智慧和书籍的价值,最终意识到,舍弃一切纷扰,才能真正领悟深奥的道理,而这种妙处又难以用言语表达。
注释:
- 画饼充餐:用画的饼来充饥,比喻用幻想来满足现实需求。
- 刻舟求剑:在船上刻下剑掉落的地方,意指方法不当,无法解决问题。
- 痴心密数:执着于细节,心中思念。
- 妄念重寻:无谓的追求和执念。
- 守株:源自《庄子》,比喻固守旧有的事物而不求变化。
- 秕糠:糠秕,指无法成珠的废物。
- 万缘拂尽:一切纷扰都放下。
- 妙处:深奥的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姬翼,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抒情和哲理见长,尤以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而著称。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元代,正是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虚妄和执念的批判,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其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展示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独特见解。开篇通过“画饼充餐”和“刻舟求剑”的比喻,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陷入的误区,表面上似乎在追求目标,实际上却是徒劳无功。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深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与执念,尤其是对过去珍贵关系的执著,反映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诗人最后的感悟则是通过“万缘拂尽”的释然,强调了放下执念的重要性。整首诗在叙述中贯穿着一种淡淡的悲凉,既有对世事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追求。通过对古人智慧的追溯,诗人不仅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反映了对当下生活的思考。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诗词的独特风格,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饼充餐必也虚:用虚幻的东西来填补现实的空虚,说明幻想无用。
- 刻舟求剑决然无:方法不当,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做事要有实际依据。
- 痴心密数人遗契:执着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 妄念重寻兔守株:对失去的东西进行无谓的追求。
- 先圣迹,古人书:提到古人的智慧和留下的书籍。
- 秕糠难作夜光珠:无用的东西无法变成珍贵的东西。
- 万缘拂尽方知道:放下所有的纷扰,才能真正领悟。
- 妙处那能说与渠:深奥的道理难以用言语表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画饼充餐”“刻舟求剑”等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生活中的无奈和误区。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兔与守株象征着对失去的执念。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虚妄与执念,强调了放下与释然的重要性,表达了对理想与智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饼:象征虚幻的幻想和不切实际的追求。
- 刻舟:象征固执和不知变通的行为。
- 兔与守株:象征对过去的执念和无谓的追逐。
- 夜光珠:象征珍贵的智慧与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画饼充餐”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实际的追求
- B. 虚幻的满足
- C. 现实的行为
-
“刻舟求剑”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方法正确
- B. 固执己见
- C. 明智的选择
-
诗中提到的“万缘拂尽”意味着什么?
- A. 忘记一切
- B. 放下执念
- C. 追求理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题》by 李商隐
- 《春望》by 杜甫
诗词对比:
可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对比,探讨两者在历史感与人生哲学上的异同,苏轼的诗中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姬翼则更多地关注于个人内心的挣扎与释然。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