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一 徐俟斋画山水屏题词》
时间: 2025-01-06 14:2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两岸春山中有溪。圩田雨足罢耕犁。
镜中每对青丫髻,树里时闻白画眉。
撑小艇,泛清漪。秦人洞口白云迷。
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
白话文翻译:
两岸的春山之间有一条小溪,圩田在细雨中滋润,已经停止了耕作。
镜子里映出的是青色的丫髻,树林中偶尔可以听到白画眉的歌声。
撑着小艇,轻轻地划过清澈的水面。在秦人的洞口,白云朦胧迷蒙。
两千年以后,溪边的水依然,如同往昔照出桃花的美丽。
注释:
- 圩田:即水田,指在低洼处用水灌溉的田地。
- 青丫髻:一种发髻样式,通常是年轻女子的发型。
- 白画眉:一种鸟类,因其叫声清脆悦耳而得名。
- 秦人洞口:指秦朝的遗址或洞穴,具有历史深意。
- 桃花似旧时:暗指时光流逝后桃花依旧盛开,象征着不变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多描绘江南水乡的风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和谐,诗人在游览山水时感受到的春日气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中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篇以“两岸春山中有溪”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着,通过“圩田雨足罢耕犁”描绘了农田的丰收,传达了对丰盈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镜中每对青丫髻”与“树里时闻白画眉”的细腻描写,勾勒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江南水乡。
后半部分以“撑小艇,泛清漪”转入动态,展现出诗人游玩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活力。最后一句“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则是全诗的升华,时间的流逝与景物的变迁对比,既让人感叹历史的沧桑,也让人感受到桃花依旧的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不变的情感。这首诗以清新的景致与深刻的情感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岸春山中有溪:描绘春天的山水风光,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圩田雨足罢耕犁:表现丰收的喜悦,暗示自然的馈赠。
- 镜中每对青丫髻:通过女子的发型,增添生活的细腻。
- 树里时闻白画眉:鸟儿的歌声让环境更加生动。
- 撑小艇,泛清漪:描绘游玩的轻松愉悦,带来动感。
- 秦人洞口白云迷:历史的意象与自然的结合,增添了深度。
- 二千年后溪边水,照出桃花似旧时: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永恒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人们的生活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体现了诗人的工整与对称美。
- 拟人:通过描写鸟儿的歌声,赋予自然以生命,使得诗歌生动。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思考,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生机与希望。
- 溪水:代表灵动与清澈,流动的时间感。
- 桃花:象征美好与爱情,传递出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圩田”是指什么? A. 水田
B. 干田
C. 荒地
D. 山地 -
“撑小艇”展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情景? A. 忧愁
B. 轻松愉快
C. 忙碌
D. 孤独 -
诗中提到的“白画眉”是一种什么生物? A. 鱼
B. 昆虫
C. 鸟
D. 动物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在自然描写上都有细腻的笔触,但樊增祥更偏向于描绘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着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思索。樊增祥的诗更具生活气息,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更为沉静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