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06 14:17:49

珍重深情恨已迟,宁望药石命堪医。

方祈来日犹能补,定悔前尘莫可追。

难弃舍,永分离。

人间天上惨相期。

那禁低咽悲声后,生死茫茫两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珍重深情恨已迟,
宁望药石命堪医。
方祈来日犹能补,
定悔前尘莫可追。
难弃舍,永分离。
人间天上惨相期。
那禁低咽悲声后,
生死茫茫两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深厚情感的珍惜,然而对于已经失去的感到无奈与悔恨。渴望能有药石能够医治自己的命运,希望未来有机会弥补现在的遗憾,但也明白过去的事情是无法追回的。面对难以割舍的情感,只能永远分离。在人间与天上,悲惨的相逢似乎是注定的。即便在悲声低咽之后,对于生死的无知与迷茫,令人感到无助。

注释:

  • 珍重:珍惜,重视。
  • 深情:深厚的感情。
  • 药石:比喻治疗情感或身体的良药。
  • 命堪医:命运值得被医治。
  • 方祈:希望。
  • 来日:未来的日子。
  • 前尘:过去的事情。
  • 难弃舍:难以放弃。
  • 惨相期:悲惨的相遇。
  • 禁低咽:抑制着悲伤的哭泣声。
  • 生死茫茫:对生死的无知和迷茫。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主题与古代诗人的忧伤和对命运的思考相呼应。尤其是“生死茫茫”的意象,反映了古代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以情感细腻、语言优美著称,作品多关注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深沉。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当代,正值社会变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愈加复杂,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描写,反映出普遍的人生哲理和对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对爱情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诗人以“珍重深情恨已迟”开篇,直接传达出对于深情的渴望与对过去遗憾的反思。接着用“宁望药石命堪医”描绘了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来修复内心的伤痛,然而这种希望似乎也充满无奈。

“方祈来日犹能补”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但随之而来的“定悔前尘莫可追”则将这种期待击得粉碎,揭示了对过往的不可挽回的悔恨。这样的情感矛盾在“难弃舍,永分离”中得到升华,诗人对于无法割舍的情感之痛被极致展现。

最后一联“生死茫茫两不知”将整首诗推向高潮,体现出对生死及命运的深刻思考。整体来看,诗歌运用对比与反复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人在面对情感与命运时的脆弱与无助,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珍重深情恨已迟:强调珍惜感情的同时,感到失去时已为时已晚。
    • 宁望药石命堪医:希望有药石能治愈自己的命运。
    • 方祈来日犹能补:期盼未来能够弥补现在的遗憾。
    • 定悔前尘莫可追:对过去的事情感到悔恨,无法挽回。
    • 难弃舍,永分离:难以割舍的情感只能永远分离。
    • 人间天上惨相期:无论在人间还是天上,悲惨的命运似乎是注定的。
    • 那禁低咽悲声后:即便在悲伤的低声哭泣后。
    • 生死茫茫两不知:对生死的不可知和迷茫。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药石”比作可以治疗情感的良药,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难弃舍,永分离”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复:强调了对失去的痛苦与无奈。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深情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悔恨,探讨了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药石:象征治愈与希望,代表对情感的渴望。
  • 分离:象征失去与痛苦,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生死:象征终极的命运,体现了对存在意义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宁望药石命堪医”中的“药石”指的是什么?

    • A. 实际的药物
    • B. 治愈情感的比喻
    • C. 自然的药材
  2. “难弃舍,永分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希望
    • B. 对过去的悔恨
    • C. 难以割舍的痛苦
  3. 诗中提到的“生死茫茫”主要表现了对什么的思考?

    • A. 对人生的无常
    • B. 对爱情的期盼
    •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蛰堪《鹧鸪天》李清照《如梦令》都是表达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反映出个人的孤独与思念,而王蛰堪则更侧重于对命运的无奈与对过去的悔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蛰堪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