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迎春》

时间: 2025-01-19 21:35:03

一树烟花一蜃楼。

干支十二又从头。

早将世界妆成画,莫把升平幻作愁。

春动矣,雪消不。

天涯尚有未归舟。

抱寒真可支残夜,任是风刀割我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迎春
作者: 陈忠平

一树烟花一蜃楼。
干支十二又从头。
早将世界妆成画,
莫把升平幻作愁。
春动矣,雪消不。
天涯尚有未归舟。
抱寒真可支残夜,
任是风刀割我眸。

白话文翻译:

一树繁花如烟,一座蜃楼在眼前。
干支历数,又是新的开始。
早已将这世界装扮成画,
不要把美好的时代幻想成愁苦。
春天来了,雪还未消。
天涯远方还有未归的船只。
在寒冷中我独自支撑着漫长的夜,
即使是锋利的风刀割伤了我的眼。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花:指繁花,如烟似雾,形容花的美丽和短暂。
  • 蜃楼:海市蜃楼,指虚幻的景象。
  • 干支:古代用来纪年、记月、记日、记时的方式。
  • 升平:安定繁荣的局面。
  • 抱寒:形容在寒冷中,指代一种坚持或忍耐的状态。

典故解析:

  • 蜃楼:出自《庄子》中的“蜃气”,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这里用以表达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春动:春天的来临,常用作象征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忠平,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文,风格清新脱俗,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歌鉴赏:

《鹧鸪天·迎春》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以及对过往苦闷的反思,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诗的开头“一树烟花一蜃楼”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春天花开的美丽和虚幻的蜃楼,隐喻着生活中的美好与短暂。接着“干支十二又从头”则引入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在新的时间节点上反思过去。

“早将世界妆成画,莫把升平幻作愁”一句,进一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感悟,强调不应被幻影所困扰,而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接下来的“春动矣,雪消不”则显示出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但雪尚未融化,寓意着生命的复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天涯尚有未归舟”则表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学的深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树烟花一蜃楼:用烟花和蜃楼比喻春天的美景,传达出一种虚幻而美丽的感觉。
  • 干支十二又从头:指时间的循环,强调新的开始。
  • 早将世界妆成画:描绘春天将大自然装扮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 莫把升平幻作愁:劝诫人们要珍惜当下的安定,不要因无谓的忧虑而感到愁苦。
  • 春动矣,雪消不:春天已经来临,但寒冷的雪还未消散,暗示着复苏需要时间。
  • 天涯尚有未归舟:喻指远方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表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安。
  • 抱寒真可支残夜:在寒冷中坚持,表现出坚韧的精神。
  • 任是风刀割我眸:即使面对困难与伤痛,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繁花比作烟花,增添了诗的美感。
  • 对仗:如“春动矣,雪消不”,形成了整齐的节奏感。
  • 拟人:春天的“动”与“雪”的“消”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欣喜,珍惜美好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坚持,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寓意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 蜃楼:象征虚幻,与现实的对比,提醒人们珍惜真实的美好。
  • 春天:生命复苏的象征,带来希望与生机。
  • :代表寒冷与过去的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烟花”比喻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虚幻的景象 C. 春天的繁花 D. 以上都是
  2. “春动矣,雪消不”的意思是什么? A. 春天来了,雪还没有融化 B. 春天来了,雪已经融化 C. 春天来了,雪在飘 D. 春天来了,雪很美
  3. “莫把升平幻作愁”强调了什么? A. 珍惜安定的生活 B. 忧虑未来 C. 享受孤独 D. 追求虚无

答案:

  1. D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晨景的清新与生命的觉醒。
  • 《春江花月夜》:运用自然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气氛更为浪漫。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语言艺术》
  • 《现代诗词创作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