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浙上重阳
作者:司空图 [唐代]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
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
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白话文翻译
登高的时候只向北方眺望,菊花的香气更显得清明。
离愁恨意在这节日初次相逢,居住贫寒只愿晴天。
好文章在适当的时机才能见到,老了却无成就像农作物一样。
不要叹息道路阻隔,什么时候没有兵戈相见?
注释
字词注释
- 唯:只,单单。
- 菊:指菊花,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离恨:离别的愁苦和恨意。
- 贫居:居住贫困。
- 学稼:学习种田,指对农业的学习。
- 阻兵:阻碍战争,指战争带来的阻碍。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关山:象征着阻隔和艰难的环境,常用来比喻人生中的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云,唐代诗人,号清江,晚唐时期重要的文人之一,以诗、文、书法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重阳节,反映了诗人对节日的感慨与思考,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浙上重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古诗,诗人借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抒发了对离别、思念的感慨。第一句“登高唯北望”描绘了登高的情景,北望的方向可能暗示了思念的人或故乡。在重阳节,菊花作为节日的象征,增添了清明和美的气息,诗人通过“菊助可明”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接下来的“离恨初逢节”则直接表达了节日带来的离愁,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欢庆的日子里,离别的痛苦也依旧存在。而“贫居只喜晴”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境遇的无奈,尽管身处贫困,仍然希望能有个好天气,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则揭示了诗人对自己一生的反思,尽管努力学习和追求,但最终却没有成就,带有一丝无奈和自嘲。最后一句“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则是一种对人生艰难的哲学思考,强调了无论何时都会有阻碍,呼唤人们要坚强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首诗以重阳节为契机,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不仅有对传统文化的吟咏,更有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兼具情感与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登高唯北望:登上高处,只向北方眺望,表达了思念的情感。
- 菊助可明:菊花的香气使得视野更加清晰,象征着美好与清晰的思绪。
- 离恨初逢节:在节日里首次感受到离别的愁苦,突出节日的矛盾性。
- 贫居只喜晴:生活贫困,希望能有好天气,展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 好文时可见:好的文章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才能被看到,反映了时机和机遇的重要性。
- 学稼老无成:虽然学习种田,但年纪大了却没有成就,表现出对人生的无奈。
- 莫叹关山阻:不要为道路的阻隔而叹息,暗示生活的艰难是常态。
- 何当不阻兵:战争的阻碍是始终存在的,呼应前面的艰难,强调生活的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艰难比作阻隔的山川和战争,增强了诗歌的深邃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感,增强了艺术效果。
- 象征:菊花象征着节日的美好与清晰的思绪,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节日的美好与生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思与感慨。在重阳节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展现了复杂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登高:象征着追求理想和对未来的展望。
- 菊花:象征着节日的庆祝和美好情感。
- 离恨:代表着思念和愁苦,反映人生的无常。
- 贫居:代表生活的艰难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 关山: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阻碍和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浙上重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司空图
D. 白居易 -
诗中“菊助可明”中的“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鱼
B. 一种花
C. 一种果
D. 一种草 -
诗中提到的“贫居只喜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雨天的厌恶
C. 对战争的恐惧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重阳》——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是在重阳节写作,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与司空图的离愁形成对比,前者更显亲情,后者则是对生活的深思。
- 李白的《重阳》:描写了重阳节的酒宴和欢乐,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司空图的感伤形成鲜明对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空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