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宴张右丞遂初园》
时间: 2025-01-04 09:06: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 宴张右丞遂初园
作者: 王恽 〔元代〕
园林足佳胜,钟鼓乐时康。
去天尺五韦杜,此日汉金张。
谁似主人好客,暂趁金华少暇,
尊俎共徜徉。三馆尽英,簪履玉生光。
眺东台,登北榭,宴南堂。
露凉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
醉听新声金缕,爱仰东山雅量,
清赏兴何长。高咏遂初赋,松柏苍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园林环境,作者和朋友们在这里欢聚,享受美好时光。园中风景如画,乐声悦耳,令人心情愉悦。诗人感叹于主人张右丞的好客,大家在金华的短暂闲暇中,共同饮酒作乐。东台和北榭的美景尽收眼底,南堂的宴席更是欢声笑语。清晨的露水使得玉簪零乱,竹子的静谧中散发出淡淡的香气。醉意中听着新曲,欣赏着东山的雅致,诗人的兴致似乎无穷无尽。最后,诗人以松柏苍苍的景象来结束,表达对这次聚会的美好回忆。
注释
字词注释:
- 佳胜:美好的胜地。
- 韦杜:指天上的星星,"尺五"是指星宿的名称。
- 金华:指美好的时光或地方。
- 尊俎:酒杯和菜肴的意思。
- 三馆:指三个馆舍,象征着盛大的场面。
- 玉生光:形容簪子和鞋子的光华。
典故解析:
- 金华:有时用来指代美好的生活或时光,源于古代对美好事物的称颂。
- 东山:常用作隐喻,象征高雅的情操或渊博的学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隽永,常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一个宴会之际,作者与朋友们在美丽的园林中相聚,享受生活的乐趣。背景是元代的社会环境,在动荡与变迁中,人们依然追求精神的愉悦。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园林宴会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愉的场景。开篇以“园林足佳胜”引入,立即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乐声、景物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欢快而悠然的心情。尤其是“尊俎共徜徉”一句,展现了与友人共饮的惬意,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诗中提及“三馆尽英”,可以看出聚会的盛大与宾客的风采,强调了社交活动的热闹。随后,细腻的意象如“露凉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则增添了自然的韵味,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敏感与享受。
最后,诗人以“松柏苍苍”收尾,既是对聚会的回顾,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坚韧。整首词通过精致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友谊与美好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元代文人的雅致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园林足佳胜”:园林美丽如画,堪称胜地。
- “钟鼓乐时康”:钟声和鼓声伴随,乐曲悦耳,时光愉快。
- “去天尺五韦杜”:看向天际,星辰闪烁,显得遥远。
- “此日汉金张”:今天的宴会如同汉朝的盛况,金光闪耀。
- “谁似主人好客”:感慨主人张右丞的热情好客。
- “暂趁金华少暇”:趁着这短暂的美好时光。
- “尊俎共徜徉”:与朋友共同饮酒作乐,徜徉在欢乐中。
- “三馆尽英”:三馆中汇聚了众多英才。
- “簪履玉生光”:华美的簪子和鞋子闪耀光芒。
- “眺东台,登北榭,宴南堂”:描绘了活动的场所。
- “露凉玉簪零乱,竹静有深香”:清晨的露水和竹子的安静,增添了诗意。
- “醉听新声金缕,爱仰东山雅量”:醉意中欣赏新曲,仰望东山的气度。
- “清赏兴何长”:对这种清雅的欣赏似乎永无止境。
- “高咏遂初赋,松柏苍苍”:以高歌作结,松柏依旧苍翠,象征生命的恒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钟鼓乐时康”与“尊俎共徜徉”,增强了律动感。
- 比喻:将宴会比作汉朝盛宴,突出其热闹氛围。
- 意象:通过“露凉”、“竹静”等意象,传递出宁静与雅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宴会为背景,通过对美好景色和欢聚时光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园林: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诗人的心境。
- 钟鼓:代表欢庆与欢乐的气氛。
- 竹:象征高雅与纯洁,传递自然的静谧。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久,体现生命的恒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调歌头》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恽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金华”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酒
B) 美好的时光
C) 一种花
D) 一种乐器 -
诗人在哪个地方进行宴会? A) 东台
B) 北榭
C) 遂初园
D) 南堂
答案:
- B) 王恽
- B) 美好的时光
- C) 遂初园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诗词对比:
- 王恽《水调歌头》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首诗都以“水调歌头”为题,但王恽重在描写宴会的热闹与美好,苏轼则表达了对明月的思念与人生哲理,主题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王恽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