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其二》

时间: 2025-01-08 01:15:29

飞飞榆荚。

片片连花叶。

欲买旧愁新恨,频移步、风前拾。

拾来眉上贴,勾引双双蝶。

多少碧桃红杏,不得上、胭脂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飞榆荚。片片连花叶。欲买旧愁新恨,频移步风前拾。拾来眉上贴,勾引双双蝶。多少碧桃红杏,不得上胭脂靥。

白话文翻译:

飞舞的榆荚,片片的花叶在空中飘荡。想要买下那旧日的愁苦和新的怨恨,便频频在风前走动,捡拾那纷飞的落叶。捡来的叶子贴在眉上,引得双双飞舞的蝴蝶。多少碧桃和红杏,却无法点缀我的胭脂脸庞。

注释:

  • 榆荚:榆树的种子,形状像小翅膀,随风飘散。
  • 花叶:指盛开的花和绿叶,常用于描绘春天的生机。
  • 旧愁新恨:指过去的烦恼和新的怨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频移步:频繁地走动,形容诗人心情急迫。
  • 眉上贴:把捡来的叶子贴在眉头上,象征着一种依恋和美丽的追求。
  • 双双蝶:形容蝴蝶成双成对,象征着爱情和美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碧桃红杏”常用于形容美丽的女子,出现在许多古典诗词中,象征着青春和美丽的事物。诗中的蝴蝶也常被视为爱情和自由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明代诗人,字季方,号晚晴,出生于明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尤其擅长诗词。

创作背景:

“霜天晓角”作为词牌名,常用于表达秋冬季节的孤寂和思念之情。该诗创作于明代,正是该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愁善感的背景下,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传递了对过往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飞飞榆荚”和“片片连花叶”描绘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而“欲买旧愁新恨”的句子则引出诗人内心的情感纠葛,仿佛在表达一种对过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中“频移步风前拾”的动作,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寻和对情感的执着。接下来的“拾来眉上贴”,则将这种追寻转化为一种美的装饰,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爱的渴望和对美好的向往。

最后一句“多少碧桃红杏,不得上胭脂靥”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用“碧桃红杏”象征美丽的女子,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失落,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无奈。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意象生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飞榆荚:描绘了榆树的种子在空中飘舞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自由。
  2. 片片连花叶:描写春天的花叶,增添了诗的美感。
  3. 欲买旧愁新恨:表达了对过去痛苦的怀念和对新仇的思考,情感复杂。
  4. 频移步风前拾: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行动急迫。
  5. 拾来眉上贴:象征着对美的渴望与追求,诗人将自然的美融入了自身。
  6. 勾引双双蝶:象征爱情的美好,诗人内心对爱情的渴望。
  7. 多少碧桃红杏:美丽的象征,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8. 不得上胭脂靥:反映出一种失落感,虽然渴望美好,却无法实现。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碧桃红杏”比作美丽的女子,增强了诗的意象。
  2.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3. 对仗:如“旧愁新恨”,形成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失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的意象,诗人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还反映出对生命、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榆荚:象征生命的自由与飘逸。
  • 花叶: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象征爱情与美好。
  • 碧桃红杏:象征美丽的女子,寄托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飞飞榆荚”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欲买旧愁新恨”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
    • C. 愤怒
    • D. 平静
  3. “双双蝶”象征什么?

    • A. 亲情
    • B. 友谊
    • C. 爱情
    • D. 事业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屈大均的《霜天晓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情感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意象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而后者则通过简洁的语言表现出更直接的思念之情。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文学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