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八》

时间: 2025-01-04 11:34:06

游戏尘寰假作真,自言南极老人星。

红丸曾进光胪寺,皓首能招姹女魂。

三字诀,太玄经,无边风月属秦城。

美人憔悴苍生死,谁见先生有泪痕。

意思解释

鹧鸪天 其八

作者: 杨启宇 〔当代〕

原文展示:

游戏尘寰假作真,自言南极老人星。
红丸曾进光胪寺,皓首能招姹女魂。
三字诀,太玄经,无边风月属秦城。
美人憔悴苍生死,谁见先生有泪痕。

白话文翻译:

在尘世中游玩假装成真,自己说自己是南极的老人星。
红色的药丸曾经进过光胪寺,白发人能够召唤姹女的灵魂。
三字的口诀,太玄的经典,无边的风月都归于秦城。
美人憔悴苍生即将死去,谁见过先生的泪痕。

注释:

  • 尘寰:指世俗的世界。
  • 南极老人星:古代天文学中,象征长寿的星宿。
  • 红丸:可能指长生不老的药物。
  • 光胪寺:道教寺庙,象征追求长生之地。
  • 皓首:白发,象征年老。
  • 姹女魂:姹女是古代神话中的美丽女子,象征爱情和美。
  • 三字诀:指道教或佛教中的密诀。
  • 太玄经:道教经典,探讨宇宙和人生的哲理。
  • 秦城:可能指古代秦国,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憔悴:形容人因忧愁或疾病而消瘦。

典故解析:

  • 南极老人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用来象征长寿与智慧。
  • 姹女:古代神话中,姹女是与爱情和美丽相关的人物,代表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光胪寺:道教文化中,光胪寺被视为追求长生的圣地,暗示了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启宇是当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理思考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生命、自然与人文哲学。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当代社会,反映了现代人对生命、爱情以及存在的思考,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个人的情感与哲理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 其八》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意象,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便以“游戏尘寰假作真”引入,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与反思,仿佛在揭示人们在繁华背后所隐藏的虚妄与孤独。诗中提到的“南极老人星”不仅象征着长寿与智慧,还暗示了人们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接着,诗中引入“红丸”和“光胪寺”,将道教文化融入其中,展现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探求。这种渴望与现实的苍白形成鲜明对比,尤其在“美人憔悴苍生死”一句中,传达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悲伤。

最后,诗的情感达到高潮,“谁见先生有泪痕”一句,蕴含了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呈现出一种哲学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无常的感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游戏尘寰假作真”:在尘世中游玩,假装成真的存在。
    • “自言南极老人星”:自称为长寿的象征。
    • “红丸曾进光胪寺”:曾追求长生的药物。
    • “皓首能招姹女魂”:年老的人也能召唤美丽的灵魂。
    • “三字诀,太玄经”:道教的经典和口诀。
    • “无边风月属秦城”:无尽的风景都归属于历史文化的积累。
    • “美人憔悴苍生死”:美人因忧愁而憔悴,生命即将逝去。
    • “谁见先生有泪痕”:谁见过诗人的泪水,表达了深沉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类的追求比作“游戏”,反映了生命的虚幻。
    • 对仗: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象征:红丸、南极老人星等意象象征着长生与理想。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人在追求理想与真实之间的挣扎,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切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对逝去的哀伤。

意象分析:

  • 红丸:象征长生不老的渴望,反映人对生命的追求。
  • 南极老人星:象征智慧与长寿,代表对理想人生的向往。
  • 美人:象征美好与脆弱,暗喻人生态度与情感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戏尘寰假作真”中的“假作真”指的是什么? A. 将现实视为虚幻
    B. 将虚幻视为现实
    C. 假装快乐
    D. 真实存在

  2. “红丸曾进光胪寺”中的“红丸”象征什么? A. 爱情
    B. 长生不老的药物
    C. 财富
    D. 友情

  3. “谁见先生有泪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愤怒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杨启宇的《鹧鸪天 其八》,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梦境与现实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趋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杨启宇则更多地融入了哲理的探讨和对社会的反思。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诗经与古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