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 中秋》
时间: 2025-01-08 00:26: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尉迟杯 中秋
作者: 陈永正
掩重户。渐绿暗独坐凝情处。娟娟自挹纤云,端正冰蟾催度。庭梧坠冷,听历乱鸣秋叶红苦。尚依然影里山河,漫教怀感霜露。谁知素魄相怜,犹低转空梁,怕照团聚。但惜清帘垂终夕,浑未梦红楼翠宇。飘零恨人间小别,想佳愿深深祝少女。纵今宵閒却欢期,未应明日都负。
白话文翻译
门紧闭着,渐渐变得昏暗,我独自坐在凝神思考的地方。月亮轻轻地从云间洒下光辉,明亮的冰冷的月亮催促着时间的流逝。庭院里梧桐树的叶子渐渐凋落,听着秋天的叶子在风中哀鸣,心中感到苦涩。依旧在影子中眺望着山河,任凭思绪感受着霜与露的寒意。谁知那洁白的月光相互怜惜,仍然低垂于空中,害怕照亮团圆的场面。只可惜窗帘垂下直到夜晚结束,我的梦中仍未见到那红楼翠宇。对着人间的短暂别离,心中满是对少女的深深祝愿。即使今宵闲适却欢愉的期盼,也未必能在明天得到回应。
注释
- 掩重户:关上厚重的门。
- 渐绿暗:渐渐变得昏暗。
- 娟娟:形容柔美的样子。
- 冰蟾:指月亮。
- 庭梧:指庭院中的梧桐树。
- 历乱:形容纷乱的样子。
- 霜露:指秋天的寒霜和露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永正,现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常在作品中探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通过描绘中秋夜的孤寂与思念,表达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尉迟杯 中秋》是一首描绘中秋夜的孤寂与思念之情的诗。陈永正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人在中秋夜独坐的情境。诗中不仅有对月亮的描写,还有对自然景色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通过“掩重户”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封闭与孤独,而“渐绿暗独坐凝情处”又展现了他内心的沉思与孤寂。月亮如冰蟾,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思念的寄托。诗中的“飘零恨人间小别”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尤其是在这个团圆的节日,更显得情感深沉。整体来看,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与对短暂别离的深切感慨,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掩重户”:描绘了一个封闭的环境,暗示孤独。
- “渐绿暗独坐凝情处”:表现诗人在昏暗中独自思考,情感深邃。
- “娟娟自挹纤云,端正冰蟾催度”:月光洒下,与云相映,时间悄然流逝。
- “庭梧坠冷,听历乱鸣秋叶红苦”:描绘秋天的冷清与凋零,增加孤寂感。
- “尚依然影里山河,漫教怀感霜露”:思念山河,感受自然的寒冷。
- “谁知素魄相怜,犹低转空梁,怕照团聚”:月光低垂,寄托对团圆的期盼。
- “但惜清帘垂终夕,浑未梦红楼翠宇”:错失团圆的遗憾。
- “飘零恨人间小别,想佳愿深深祝少女”:对离别的哀伤与对美好相聚的祝愿。
- “纵今宵閒却欢期,未应明日都负”:即使今晚欢愉,明日仍有不确定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冰蟾”,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月亮情感,表现对团圆的渴望。
- 对仗:在句中形成对称,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中秋月圆的主题,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短暂离别的惆怅,情感真挚,意境凄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
- 庭院:代表家庭与温暖。
- 秋叶:象征离别与时间的流逝。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构成了诗人对节日情景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掩重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欢愉
B. 孤独
C. 兴奋
D. 愤怒 -
“冰蟾”指代什么? A. 太阳
B. 星星
C. 月亮
D. 云彩 -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轻松
C. 伤感
D. 忽视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与陈永正的《尉迟杯 中秋》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月亮的寄托与思念的抒发。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哲思,风格更为豪放,而陈永正则偏向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秋诗词集》
- 《李白与他的诗歌》
- 《现代诗人陈永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