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芳信 题吴江陶莘农茂才《耘经既耕还读图》》
时间: 2024-09-19 20:56: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芳信 题吴江陶莘农茂才《耘经既耕还读图》
作者:洪炳文 〔清代〕
鸟声不住。布谷催耕,提壶携酒。正一年春及,芳辰漫辜负。北陌南阡青无限,刚是扶犁候。莫评量木橘千头,渭川千亩。清福能消受。看木叶秋飘,池波春皱。如此园亭容我读书否。蟾光许现团圞相,吾佛无量寿。望江南,一发青山依旧。
白话文翻译
鸟鸣声不断,布谷鸟催促着农耕,我提着壶,带着酒。正值春天,难道不该把这美好时光好好把握吗?北边的田野,南边的阡陌,绿意盎然,正是耕耘的好时节。不必去评估那木橘的丰收与否,渭川的千亩田地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要能享受这份清福就好。看那秋天的树叶飘落,春天的池水泛起波澜。这样的园亭,能让我静心读书吗?蟾蜍的月光映照着圆圆的桌子,我的佛也有无量的寿命。眺望江南,青山依旧如昔。
注释
- 布谷:布谷鸟,春天到来的象征,常被用来催促农耕。
- 芳辰:美好的时光。
- 扶犁:指耕作,施肥。
- 清福:指清净的福气。
- 蟾光:月光,蟾蜍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常与月亮相关。
- 无量寿:佛教用语,指佛的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炳文是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代,常以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农忙季节,诗人在繁忙之余,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宁静读书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读书的渴望。开篇以“鸟声不住”引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诗人通过“布谷催耕”传达出一种急迫感,同时又带有一丝忧虑,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辜负大好时光。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北陌南阡的无限青翠,强调耕作的重要性,但又在“莫评量木橘千头,渭川千亩”中表现出对物质丰收的淡然,显示了其更深层次的内心追求。在这片土地上,诗人更看重的是精神的富足和心灵的宁静。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以“看木叶秋飘,池波春皱”描绘出季节的更迭,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暗示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最后,诗人以“如此园亭容我读书否”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向往,愿意在这片田园中寻找一隅来静心读书,陶冶性情。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哲思,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美好,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鸟声不住:描绘春天的生机,鸟鸣声不断,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布谷催耕,提壶携酒:布谷鸟的叫声催促农民耕作,诗人带酒出门,体现出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
- 正一年春及,芳辰漫辜负:正值春天,诗人提醒自己不应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 北陌南阡青无限,刚是扶犁候:描绘田野的绿意,强调耕作的时机。
- 莫评量木橘千头,渭川千亩:不必去计较丰收与否,表达对物质的淡然态度。
- 清福能消受:只要能享受这份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 看木叶秋飘,池波春皱:描绘季节变化,感慨时光流逝。
- 如此园亭容我读书否:希望在此园亭中静心读书,追求精神的寄托。
- 蟾光许现团圞相,吾佛无量寿:借蟾蜍的月光,表达对长久生命的向往。
- 望江南,一发青山依旧:最后一联点题,抒发对江南自然景色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鸟声、布谷等描绘春天的意象,生动形象。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北陌南阡”、“木叶秋飘,池波春皱”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宁静读书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鸟声: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布谷:传达出对农耕的催促。
- 园亭:代表着诗人理想的读书环境,体现了宁静与和谐。
- 蟾光:月光的象征,代表着纯洁和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布谷”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植物
C. 一种鱼
D. 一种昆虫 -
诗人在园亭中希望做什么? A. 耕作
B. 读书
C. 游玩
D. 写诗 -
“木叶秋飘,池波春皱”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丰收的喜悦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际关系的反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洪炳文的《探芳信》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洪炳文更多地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陶渊明则强调自给自足的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简单。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