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咏月》
时间: 2025-01-04 09:56: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银蟾吸清露,白兔捣玄霜。
青天万古明月,中有物苍苍。
想是临风丹桂,费尽斫云玉斧,
秋蕊自芬芳。印透一轮影,
吹下九天香。怪霜娥,才二八,
减容光。蛾眉几画新样,
晚镜为谁妆。见说开元天子,
曾到清虚仙府,一曲听霓裳。
何事便归去,空断舞鸾肠。
白话文翻译:
银色的月亮在吸取清露,白兔正在捣制玄霜。
青天上有着万古明亮的月亮,其中蕴藏着苍茫的物体。
想那是迎风而立的丹桂,费劲地用玉斧劈开云层,
秋天的花蕊自会散发芳香。月光透过影子,
吹散了九天的香气。可惜那嫦娥,才二八年华,
却减去了她的光辉。她的蛾眉有几分新的样子,
晚镜到底是为谁而妆。听说开元的天子,
曾经到过清虚的仙府,听过那一曲霓裳。
为何又要归去,空留下舞鸾的肠断。
注释:
- 银蟾:指月亮,古代常用“蟾蜍”形容月亮的圆润。
- 白兔:传说中月宫的兔子,象征着月亮的神话意象。
- 青天:指晴朗的天空,形容明亮的月光。
- 丹桂:指桂花,象征高雅与秋天的气息。
- 霜娥:指嫦娥,月宫的女神。
- 开元天子:指唐朝开元年间的皇帝,特指唐玄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朴(1226-1300),字子华,号青溪,元代杂剧作家、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间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且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咏月》写于元代,正值月圆之时,诗人以月亮为主题,借月抒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咏月》是一首描绘月亮与秋天意境的诗作,诗中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深厚情感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开头两句以“银蟾”和“白兔”形象化了月亮的美丽,接着用“青天万古明月”暗示了月亮的永恒与不变。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丹桂、霜娥等意象,描绘了秋天的特质与嫦娥的孤独,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短暂,使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缅怀与感慨,尤其是最后几句提到唐玄宗与霓裳舞,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理想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无奈。通过对月亮的描绘,白朴不仅传达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更加深了读者对生命、时间与美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银蟾吸清露:将月亮比作银色的蟾蜍,吸取清晨的露水,寓意月亮的纯洁与高远。
- 白兔捣玄霜:白兔在为月亮捣制灵药,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 青天万古明月:强调月亮在广阔天空中的永恒。
- 中有物苍苍:暗指月亮上的影像,令人遐想。
- 想是临风丹桂:想象中,桂花迎风摇曳,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 费尽斫云玉斧:用玉斧劈开云层,形容月亮的清晰可见。
- 秋蕊自芬芳:秋天的花蕊自然散发芳香。
- 印透一轮影:月影印在水面,形成美丽的倒影。
- 怪霜娥,才二八,减容光:感叹嫦娥的美丽年华已逝,光辉减弱。
- 蛾眉几画新样,晚镜为谁妆:描绘嫦娥的新妆,暗含孤独与无奈。
- 见说开元天子:提到历史上的唐玄宗,增加了诗的厚度与历史感。
- 一曲听霓裳:提及霓裳羽衣舞,表现出对往日盛况的怀念。
- 何事便归去,空断舞鸾肠:最后一问,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遗憾和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银蟾”,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月亮和白兔以人的情感与动作。
- 对仗:如“银蟾吸清露,白兔捣玄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月亮为中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人对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孤独、永恒与理想。
- 白兔:代表着梦幻与神话。
- 丹桂:象征着高洁与秋的气息。
- 霜娥:嫦娥,象征着美丽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兔”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月亮
- C) 孤独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青天万古明月”指的是____。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唐玄宗曾到过清虚仙府。(对/错)
答案:
- B) 月亮
- 月亮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更加直接地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而白朴的作品则更多地蕴含了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白朴诗文集》
- 《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