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至贵阳劳军,吊黑石关战场》
时间: 2025-01-19 15:56: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庭芳 至贵阳劳军,吊黑石关战场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山映霞光,地雄关险,角声吹断斜阳。
暂停征辔,战地满凄凉。
隐约斑斑碧血,萦白骨枯草茫茫。
依然是,风云惨澹,杀气满沙场。
雄师千万骑,旌旗撼岳,快刃欺霜。
待愤吞胡羯,搏敌如狂。
不负男儿报国,精忠史志节长芳。
从今后,谁家闺月,夜夜梦魂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黑石关战场的惨烈景象。山峦映着霞光,地势的雄伟与险峻,号角声把斜阳的余辉撕断。战马停下,四周满是凄凉的气氛。隐约可见斑斑的碧血,白骨与枯草交织在一起,满目苍凉,风云惨淡,杀气弥漫于沙场。
雄伟的军队骑兵千千万万,旌旗摇曳如同撼动高山,快刀如霜般锋利。我们要愤怒地吞噬胡羯敌人,拼死搏斗,绝不辜负男子汉报国的决心,忠诚与节义将永垂不朽。从今往后,谁家闺中明月,夜夜都在梦中悲伤。
注释
- 角声:号角声,古代战场上常用的信号。
- 征辔:指战争中的缰绳,象征停止战斗。
- 隐约:模糊不清,形容可见的血迹。
- 碧血:指为国捐躯的士兵血液,象征忠烈。
- 胡羯:古代对外敌的称呼,指胡人和羯人。
- 快刃:锋利的刀剑,象征武器。
典故解析
- “不负男儿报国”:源于古代士人对忠义的追求,强调男子汉应为国家献身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逸云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诗人,生于动荡年代,诗作多反映国难与壮志,风格激昂、慷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事频繁、国家动荡之际,诗人表达了对战士的敬意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意在激励士气,鼓舞人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惨烈与士兵的忠诚,开头便以“山映霞光,地雄关险”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与战场的险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战地的凄凉景象,隐约可见的“碧血”和“白骨”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诗中提到的“雄师千万骑”与“旌旗撼岳”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士兵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决心。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敌人的愤怒,以及对民族责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为国捐躯的壮志与忠诚的永恒。结尾处“谁家闺月,夜夜梦魂伤”则引发了对战争带来的家庭离散与个人悲痛的深切感慨,展示了战争不仅影响战士,也影响着无数家庭的命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映霞光,地雄关险:自然景象与战场的险恶对比。
- 角声吹断斜阳:号角声打破了夕阳的宁静,预示着战斗的来临。
- 隐约斑斑碧血:隐蔽处的血迹,象征战斗的惨烈。
- 雄师千万骑,旌旗撼岳:描绘出庞大的军队气势。
- 不负男儿报国:重申忠诚与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雄关险”与“斜阳”形成对比。
- 比喻:将士兵的刀剑比作“快刃欺霜”,强调锋利与致命。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感与对战争的反思,突显了战士的英勇与对国家的忠诚。
意象分析
- 山、地:象征自然与战场的险恶。
- 角声:传递战斗的召唤。
- 碧血:表现忠诚与牺牲。
- 旌旗:象征军队的威武与气势。
- 白骨: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快刃欺霜”是指什么?
- A. 友好的刀剑
- B. 锋利的武器
- C. 破旧的武器
-
“谁家闺月”中“闺”指的是?
- A. 家庭
- B. 闺女的房间
- C. 战士的家乡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战乱中的思乡情。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对比:
- 《出塞》:王昌龄,描绘边塞的壮阔与战士的豪情。
-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展现民族团结与奋发向上的精神。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包含多位近现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详细的诗词分析与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