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十四首 其十二》

时间: 2025-01-08 22:17:13

残春不语,悲秋不论,却借区区冷酒。

翛翛而去任沉浮,看遍了、斜阳影瘦。

弃之周礼,忘之正雅,几个如今能够?

还于月下古凉州,自等到、梅花时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春不语,悲秋不论,却借区区冷酒。翛翛而去任沉浮,看遍了斜阳影瘦。弃之周礼,忘之正雅,几个如今能够?还于月下古凉州,自等到梅花时候。

白话文翻译

在这残春的时节,春天无言以对,秋天又无从诉说,只能借着那一杯冷酒。随意而去,任凭命运的沉浮,看尽了夕阳下那瘦弱的影子。抛弃了周代的礼法,忘却了正统的雅乐,如今有几人还能做到呢?唯有在月下的古凉州,静静地等到梅花盛开的时节。

注释

  • 残春:指春天即将结束的时节。
  • 悲秋:秋天常给人忧伤的感觉。
  • 冷酒:形容冷清的饮酒,象征孤独。
  • 翛翛:自由自在的样子。
  • 沉浮:指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 斜阳影瘦:夕阳斜照,影子变得瘦弱,象征时间的流逝。
  • 周礼:指周朝的礼仪制度。
  • 正雅:正统而典雅的音乐。
  • 古凉州:指古代的凉州,象征孤寂的地方。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添雪斋是当代诗人,作品多以传统诗词为基础,融合现代情感,风格独特。其作品常表达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语言优美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之际。诗人通过对春秋的描绘,展现内心的孤独与对传统的思考,呼唤人们对生活的重新审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秋变化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残春不语,悲秋不论”,将春天的无言与秋天的悲伤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却借区区冷酒”,则通过酒的冷清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在“翛翛而去任沉浮”中,诗人似乎在对人生的沉浮表示无奈,随意而去,仿佛已看透一切,虽心有不甘,但也无力改变。

“看遍了斜阳影瘦”,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象,影子变得瘦弱,象征着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与消逝。而后面的“弃之周礼,忘之正雅”,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诗人感叹如今有几人能够遵循古老的礼法与音乐?这不仅是对传统的追忆,更是一种对现代人迷失的惋惜。

最后,诗人以“还于月下古凉州,自等到梅花时候”作结,表现出一种超脱与期待,仿佛在说,尽管人生沉浮,仍然可以在古老的地方静静等待希望的到来。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抒情中融入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情感深邃而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残春不语,悲秋不论:春天已近尾声,沉默无言,秋天又带着悲伤,未曾诉说。
  2. 却借区区冷酒:只能借着一杯冷酒来寄托情感,表达内心的孤独。
  3. 翛翛而去任沉浮:自由地离去,任凭人生的起伏变化。
  4. 看遍了斜阳影瘦:看尽了夕阳下那瘦弱的影子,暗示时间的流逝。
  5. 弃之周礼,忘之正雅:抛弃了古代周朝的礼仪,忘掉了正统的雅乐,表达对传统的反思。
  6. 几个如今能够?:如今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些呢?
  7. 还于月下古凉州:回到古凉州,在月光下独自静坐。
  8. 自等到梅花时候:期待梅花的盛开,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残春”和“悲秋”的对比,突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象征:梅花象征坚韧与希望,冷酒象征孤独。
  • 拟人:将春秋赋予人类情感,使自然景象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在孤独中对未来希望的期待。诗人通过对春秋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呼唤人们在变化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春:代表着失去和结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 悲秋:秋天常常引发思考与忧伤,象征着怀旧。
  • 冷酒:孤独的象征,表现内心的空虚。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梅花:象征希望与坚韧,代表着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残春”指的是什么时节? A. 春天末期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诗中“翛翛而去任沉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随意
    B. 绝望
    C. 愤怒
    D. 期待

  3. “还于月下古凉州”中“古凉州”象征着什么? A. 传统文化
    B. 未来希望
    C. 孤独与宁静
    D. 自然美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添雪斋的这首诗在表达孤独感时更多了一份对传统的反思,而李白更多的是对酒的畅饮与人生的洒脱。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