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杂诗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7:58:52

偶然三径里,别有一天开。

壁老衣为藓,山深路是苔。

睡凭莺唤觉,书倩鹤衔来。

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惠山杂诗三首 其二
作者: 马世奇 〔明代〕

偶然三径里,别有一天开。
壁老衣为藓,山深路是苔。
睡凭莺唤觉,书倩鹤衔来。
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惠山中偶然发现的幽静与美好。诗人走在小径上,仿佛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墙壁上覆盖着岁月的苔藓,山路上也满是青苔。诗人沉睡时被黄莺唤醒,书信则由仙鹤送来。诗人静静等待着僧人归来,天上的闲云仍未归去。

注释:

  • 偶然:意为偶然间,表示一种不期而遇的状态。
  • 三径:指三条小径,暗示幽静的环境。
  • 壁老衣为藓:墙壁上长满了苔藓,形容墙面因岁月而显得古旧。
  • 山深路是苔:山中道路被苔藓覆盖,描绘出深山的幽静。
  • 睡凭莺唤觉:睡梦中被黄莺的啼叫唤醒,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书倩鹤衔来:书信由美丽的鹤送来,寓意着灵动与文雅。
  • 坐待僧归尽:等待僧人归来,表现出一种期待与宁静。
  • 闲云尚未回:空中的闲云尚未归去,增添了诗的悠然自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世奇(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风格清新幽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马世奇的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明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惠山自然景色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小径、苔藓、莺鸟与鹤等意象,展现出一种幽静、和谐的生活状态。诗中运用“偶然”开头,便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意外的惊喜感,仿佛读者也随诗人一起走入了这幅静谧的山水画中。

“壁老衣为藓,山深路是苔”这两句,描绘了岁月的痕迹与自然的变化,显示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接着,诗人用“睡凭莺唤觉”表达了自然之美的静谧,黄莺的鸣叫仿佛在唤醒诗人的灵感,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书倩鹤衔来”则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宁静与优雅,仙鹤的象征意义让整首诗更添一份超然的气质。最后两句“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诗人静坐在山中,等待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回归,展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自得与满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偶然三径里:描绘了诗人偶然走入一处宁静的小路,暗示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 别有一天开:这里的“别有一天”暗示着诗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生活状态或境界。
    • 壁老衣为藓:体现了墙壁因时间而显得古旧,暗示着岁月的沉淀。
    • 山深路是苔: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的原始状态。
    • 睡凭莺唤觉:描绘了诗人在睡梦中被自然的声音唤醒,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
    • 书倩鹤衔来:鹤的出现象征着文人生活的优雅,书信的传递也让诗人感受到人际的温暖。
    • 坐待僧归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期待,反映了他对生活节奏的把握。
    • 闲云尚未回:让人感受到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人不急于求成,享受眼前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壁老衣为藓”用老衣比喻墙壁的苔藓,生动形象。
    • 拟人:如“莺唤觉”,将莺的叫声拟人化,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坐待僧归尽,闲云尚未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三径:象征着隐逸与宁静的生活之路。
  • 壁老衣为藓:映射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沉淀。
  • :象征着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 :象征着仙境与优雅的生活理想。
  • 闲云: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偶然三径里”中的“偶然”指的是什么? A. 计划好的
    B. 意外的
    C. 有意的

  2. “壁老衣为藓”中“衣”指的是什么? A. 衣服
    B. 墙壁上的苔藓
    C. 一种植物

  3. 诗中表现诗人等待什么? A. 风景
    B. 僧人
    C. 黄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马世奇:王维的诗常常描绘山水的宁静和人文的气息,展现出隐逸的生活;而马世奇的作品则更多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强调人与环境的融洽。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马世奇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