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春日山行)》

时间: 2025-01-14 14:46:29

江波何似西湖曲。

村烟相对峰南北。

何处不青青。

青青是汉茔。

长亭芳草路。

寒食谁家墓。

旧日厌残红。

人行九里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波何似西湖曲。村烟相对峰南北。何处不青青。青青是汉茔。长亭芳草路。寒食谁家墓。旧日厌残红。人行九里松。

白话文翻译:

江水的波纹与西湖的曲线相比,似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村庄的烟雾在南北的山峰间缭绕。哪里不是一片青翠呢?那青翠之地便是汉代的坟茔。长亭旁芳草萋萋的小路上,寒食节上是谁家的墓地呢?往日的残红花瓣令人厌倦,行人在九里松树下漫步。

注释:

  • 江波:指江水的波浪。
  • 西湖曲:西湖的水面曲折多变,形容江水的波纹。
  • 村烟:村庄升起的烟雾,通常是炊烟。
  • 青青:形容草木繁茂的样子。
  • 汉茔:指汉代的墓地。
  • 长亭:长亭是古时旅途中的休息处。
  • 寒食:寒食节,纪念介之推的节日,通常在清明节前。
  • 残红:指春天已经凋谢的花瓣。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的介之推,后演变为寒食节,祭奠先人,强调对故人的追思。
  • 汉茔:汉代的墓地常常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的经历与感受。

创作背景:

《菩萨蛮(春日山行)》创作于春日,诗人于山行之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思考生死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过去的追忆。

诗歌鉴赏:

《菩萨蛮(春日山行)》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通过对江水、村烟和青翠山峦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江波何似西湖曲”一句,开篇便以疑问引入,激发读者的思考,江水与西湖的比较不仅让人联想到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接下来的“何处不青青”则展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机,无论是村庄还是山峰,都被青翠覆盖,生机勃勃。

此外,诗中提到的“汉茔”、“寒食”这些典故,赋予了诗作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得春日的游历不仅是对自然的欣赏,也是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通过“旧日厌残红”,诗人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词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既有春日的明媚,又有对历史与生命的深沉感悟,情感真挚而富有层次,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波何似西湖曲:开篇以疑问形式引入,表达对江水与西湖美景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村烟相对峰南北:描绘山村的宁静,烟雾缭绕,给人以温馨的乡村气息。
  • 何处不青青:引发读者联想,无论在哪里,春天都带来了生机。
  • 青青是汉茔:强调历史的厚重,汉代的坟茔在生机勃勃的春天中显得格外沉静。
  • 长亭芳草路:描绘了长亭旁芳草萋萋的景象,暗示游人停留的情景。
  • 寒食谁家墓:提及寒食节,带出对逝者的追思,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旧日厌残红:表达对春天已经逝去的花瓣的厌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人行九里松:描绘行人在松树下漫步的宁静场景,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江波何似西湖曲”将江水与西湖相提并论。
  • 拟人:通过“寒食谁家墓”赋予墓地以情感,增加诗的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村烟相对峰南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日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悟,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波:象征流动的时间和生命。
  • 村烟:代表乡村的温暖与宁静。
  • 青青:象征生机与希望。
  • 汉茔:代表历史的沉淀和对先人的追思。
  • 寒食:象征对逝去生命的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 A. 孙子
    • B. 介之推
    • C. 李白
  2. “何处不青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希望
    • C. 忧伤
  3. “江波何似西湖曲”中的“何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肯定
    • B. 疑问
    • C. 否定

答案:

  1. B. 介之推
  2. B. 希望
  3. B. 疑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同样描绘春日景象,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 《山中杂诗》 by 王维:山水田园诗,展现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桃花源记》 by 陶渊明:同样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带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静夜思》 by 李白:在描绘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皆有深厚的情感底蕴。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刘辰翁及同时期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深入解析古诗词的技巧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