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0:42: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二
作者: 詹安泰 〔近代〕
倦理云鬟拢玉柱,梦外笙歌,梦里空相觑。曾博君王回一顾,明珠百斛恣欢取。
一霎东风惊碧树,小阁窗开,尽日濛濛雾。解得香囊寻系处,不辞夜夜随潮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疲倦的女子,梳理着如云的发髻,依靠在华美的柱子上,梦中听到笙歌声,却在梦外感到孤独。她曾经希望得到君王的关注,像明珠一样被珍惜。突然间,春风拂过,惊动了青翠的树木,小阁的窗户打开,整天都是朦朦胧胧的雾气。她懂得香囊的系处,愿意跟随潮水,无怨无悔地每夜出海。
注释
- 倦理:疲倦地梳理。
- 云鬟:指像云一样的发髻,形容女子的美丽。
- 玉柱:华丽的柱子,暗示奢华的环境。
- 笙歌:乐器声,形容宴会的热闹。
- 博君王回一顾:希望得到君王的关注。
- 明珠百斛:形容珍贵的事物。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 濛濛雾:朦胧的雾气,营造出迷离的氛围。
典故解析
- 君王:象征权势和爱慕,可能隐喻历史上某位君主。
- 明珠:常用来比喻珍贵的事物,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詹安泰是近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清末民初,经历了社会动荡与文化变革。他的诗词多以抒情为主,常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对生活感到疲惫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渴望与无奈。诗中的女子形象对比强烈,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爱情和生活的思考。开头的“倦理云鬟拢玉柱”便引人入胜,描绘出一个疲惫却美丽的女子,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的场景。诗中反复出现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强调了人物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曾博君王回一顾,明珠百斛恣欢取。”这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君王关注的渴望,暗示了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东风、碧树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春日的生机和希望。同时,窗外的“濛濛雾”又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象征着生活中的迷茫与不确定。
结尾的“解得香囊寻系处,不辞夜夜随潮去。”则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追随,虽然夜海潮水不断,她依然愿意追寻那份难以触及的情感。这种对爱情的忠诚与无怨无悔,令人动容。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真挚表达。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倦理云鬟拢玉柱:描写女子的疲惫,表现出一种依赖和无奈。
- 梦外笙歌,梦里空相觑:对比梦外的热闹与梦里的孤寂,体现内心的矛盾。
- 曾博君王回一顾:表达对爱情的渴望,希望能得到关注。
- 明珠百斛恣欢取:象征被珍惜的愿望,加深了对爱情的追求。
- 一霎东风惊碧树:春风带来的生机,暗示希望和变化。
- 小阁窗开,尽日濛濛雾:营造出朦胧的氛围,象征迷茫与不确定。
- 解得香囊寻系处:表现女子对爱的理解,愿意追随。
- 不辞夜夜随潮去:表达对爱情的执着与无怨无悔。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发髻比作云,增强了美感。
- 对仗:如“梦外笙歌,梦里空相觑”,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惊动树木,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描绘了一个女性在爱情与孤独之间的挣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云鬟:象征着美丽与柔情,代表女性的温柔与脆弱。
- 明珠:象征着珍贵的爱情或理想,体现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暗示着新生与改变。
- 香囊:象征着爱情的寄托与思念,表现对爱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梦外笙歌,梦里空相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期待
-
诗中提到的“明珠”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珍贵的爱情
- C. 美丽的风景
-
“不辞夜夜随潮去”中“潮”指的是什么?
- A. 海浪
- B. 时间
- C. 爱情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
- 苏轼的《蝶恋花》:同样以蝶恋花为题,展现对爱情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詹安泰的《蝶恋花 其二》都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期待和对现实的无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细腻多情,而詹安泰的诗则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追求。两者都反映了女性在爱情中所经历的情感波动,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宋词鉴赏指南》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