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公主旧第》

时间: 2025-01-01 13:10:42

乘凤仙人降此时,玉篇才罢到文词。

两轮水磑光明照,

百尺鲛绡换好诗。

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

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乘凤仙人降此时,
玉篇才罢到文词。
两轮水磑光明照,
百尺鲛绡换好诗。
带砺山河今尽在,
风流樽俎见无期。
坛场客散香街暝,
惆怅齐竽取次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乘凤而来的仙人正好在此时降临,刚完成的华丽诗篇也随着他的到来而呈现。两轮水磨的光辉照耀着,百尺长的鲛绡(丝绸)被用来换取美好的诗句。如今山河美景尽在眼前,风流人物的宴会却似乎再无期望。坛场上的客人散去,香街也渐渐昏暗,惆怅之情中,齐声吹奏的乐器也显得无奈。

注释:

  • 乘凤:指乘坐祥瑞之鸟凤,常用来比喻仙人或贵人降临。
  • 仙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通常具备超凡的能力和智慧。
  • 玉篇:美丽的诗文。
  • 水磑:古代磨制米或其他食物的工具,象征着诗的创作过程。
  • 鲛绡:一种珍贵的丝绸,象征着文采的优雅和高贵。
  • 带砺:带着磨石,意为磨砺。
  • 樽俎:古代盛酒和菜肴的器具,象征盛宴。
  • 齐竽:指齐国的竽,乐器,表示乐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唐代诗人,字梦阮,号青丘,因其作品多描绘山水、抒情而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融情于景,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之时。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惆怅。

诗歌鉴赏:

《升平公主旧第》这首诗以其精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和对未来无常的感慨。开篇便以“乘凤仙人降此时”引入,带出一种梦幻的色彩,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诗人通过“玉篇”的完成,隐喻了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创造。同时,光明的水磨和鲛绡的意象,传达了诗歌创作过程中的美好与珍贵。

而后两句“带砺山河今尽在,风流樽俎见无期”则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虽然大好河山尽在眼前,但盛宴的结束却让人感到无尽的失落。这种对比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最后的“坛场客散香街暝,惆怅齐竽取次吹”更是将诗歌推向了高潮,宴会散去,香街昏暗,齐声的乐器吹奏中夹杂着惆怅,反映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追忆。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与历史、文化深深联系在一起,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乘凤仙人降此时:仙人乘坐祥瑞之鸟凤来到此地,暗喻美好事物的降临。
  2. 玉篇才罢到文词:刚才完成的华丽诗篇,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3. 两轮水磑光明照:水磨的光辉照耀,表达诗歌创作的精致与美丽。
  4. 百尺鲛绡换好诗:珍贵的鲛绡换取美好诗句,象征艺术的高贵。
  5. 带砺山河今尽在:眼前的山河美景尽在,但带着磨石,表明对生活的磨砺。
  6. 风流樽俎见无期:风流人物的宴会却似乎再无期望,表达对未来的失落。
  7. 坛场客散香街暝:客人散去,香街昏暗,象征着欢乐的终结。
  8. 惆怅齐竽取次吹:乐器声中夹杂着惆怅,反映出对过往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乘凤”比喻仙人的降临,增添了神秘感。
  • 对仗:如“带砺山河”和“风流樽俎”,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 意象:水磨、鲛绡、香街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融合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紧密相连,展现了深刻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祥瑞、高贵,代表美好时光的降临。
  • 水磑:磨制的工具,象征着文化的创造与传承。
  • 鲛绡:珍贵的丝绸,代表文采与艺术的优雅。
  • 樽俎:宴会的器具,象征着人生的欢乐与聚会。
  • 齐竽:乐器,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乘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祥瑞之鸟
    b) 旅行
    c) 战争

  2. “玉篇”指的是什么? a) 诗歌
    b) 书法
    c) 文章

  3. 整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幸福与快乐
    b) 惆怅与怀念
    c) 愤怒与抗争

答案

  1. a) 祥瑞之鸟
  2. a) 诗歌
  3. b) 惆怅与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描绘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忧伤的情感,反映了同样的惆怅。
  • 《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唐代诗人罗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