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李山人幽居
作者: 张籍 〔唐代〕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襄阳南郭外的书生的生活。他住在一间茅草屋里,平时无所事事,只是在焚香静坐,有时也会去竹林散步。他用细长的藤杖画出苔藓的景象,轻轻地踩着石笋,穿着轻便的鞋子。这样的生活,恐怕会让那些在风尘中追逐名利的人们感到可笑,他们为了名声而忙碌。
注释:
- 襄阳: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是古代著名的文化名城。
- 南郭:指襄阳的南面山丘。
- 书生:指读书人,这里是隐士的意思。
- 焚香坐:点燃香静坐,表示一种清静的生活态度。
- 寻竹行:寻找竹子,表明诗人偶尔也有游览之趣。
- 画苔:用竹杖在地面上描绘苔藓,象征与自然亲密接触。
- 风尘客:指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形象地描绘出他们的忙碌与疲惫。
- 逐世名:追逐世俗的名声,反映出对名利的讽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8年-830年),字希声,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襄阳,因其诗作多反映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光而为人知。他的作品多体现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士人追求功名的时代。张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选择隐居,表达了他对名利的蔑视与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张籍的《题李山人幽居》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幽居生活,展现了他在自然中寻求内心宁静的情怀。诗中通过“焚香坐”和“寻竹行”,展现了隐居者的悠闲与自在,给人一种宁静的氛围。尤其是“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两句,生动地描绘出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
最后两句则引出了诗人的哲思:在喧嚣的尘世中,追逐名利的风尘客与这位隐士形成鲜明对比。诗人以轻蔑的语气,反映出对追名逐利者的讽刺,表达了对名利的否定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隐士生活的写照,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深刻反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襄阳南郭外,茅屋一书生。:直接描绘了隐士的居所和身份,设定了诗歌的背景。
- 无事焚香坐,有时寻竹行。:表现隐士的闲适生活,讲述他在没有事情时的静谧和偶尔的游历。
- 画苔藤杖细,踏石笋鞋轻。:细致描写隐士的生活细节,体现其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应笑风尘客,区区逐世名。:对比隐士与追逐名利之人的态度,表达诗人对名利的蔑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士的生活比作一种理想状态,反映出他内心的追求。
- 对仗:如“焚香坐”和“寻竹行”,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隐士对名利的蔑视与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隐士的简单和清净。
- 焚香:代表内心的宁静与修身养性。
- 竹:象征高洁的品格,隐士的志向。
- 风尘客:象征追逐名利的世俗人,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茅屋”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简朴
C. 追名逐利
D. 自我放逐 -
“焚香坐”表达了隐士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热闹
B. 寂静
C. 忙碌
D. 追求名利 -
诗中“风尘客”指的是? A. 隐士
B. 读书人
C. 追名逐利的人
D. 竹林中的人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张籍的诗更强调风尘与隐逸的对立,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营造了一种更为深远的哲理思考。两位诗人在隐逸生活的描绘上各有千秋,张籍更注重生活的细节,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整体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