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还丹口诀》
时间: 2025-01-01 15:12:35
世人不知丹有神,试吃狼毒必害人。
将知世上有善恶,何不将身近善邻。
女娲鍊得五常气,变化成形补天地。
三十六算世间知,七十二石列具位。
天得一而能长,地得一而方久。
金得火而转精,木成炭而不朽。
故知唯鍊唯精,大还如何不有?
凝我神,定我心,志精可以成黄金。
河车本向铅中取,姹女还须汞里寻。
傍思之物谩周彰,太一出水入公量。
淮南调鼎彭祖尝,得道同归不死乡。
固济精研须缄密,一文一武莫疏失。
釜下唯铺渌海盐,炉中少用榑桑日。
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
须同魏伯云中去,莫学姮娥月里藏。
酆都落名天府记,地下阴官大怖畏。
兵刃水火不能忤,何但虫蛇兼虎兕。
亭亭金骨皆坚牢,郁郁绿身遍绿毛。
曾观东海几回变,数度曾偷王母桃。
乘龙驾鹤倾城市,驱策雷公使神鬼。
七日应归缑氏山,千年少别辽东水。
道是易,亦大难,青龙白虎自相盘。
阴车湿,阳车乾,夫妻相对卦中安。
四方未住沾颜色,五个王侯尽罢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还丹口诀
作者:罗公远 〔唐代〕
(原文内容省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炼丹和修道的过程,强调在修行过程中应该远离恶行、亲近善良的邻居。它提到女娲创造了天地,阐述了道理与自然法则,并通过各种形象和比喻,描绘了炼丹的技巧和过程,表达了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注释
- 狼毒:一种有毒的植物,食用后会对人产生害处。
- 女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传说她用五彩石补天。
- 三十六算:指代各种算术和道理,寓意智慧。
- 金得火而转精:指炼金术中金属通过火焰提纯的过程。
- 凝我神,定我心:强调集中精神、稳定心神的重要性。
- 姹女:指女娲的另一种称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罗公远,唐代著名道士,精通道教炼丹术。他的诗作常常探讨道教哲学和炼丹的技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在唐代,社会对长生不老的追求达到高峰,许多文人和道士开始关注炼丹术。此诗是罗公远对炼丹的深刻理解和经验总结,体现了他对道教思想的探索。
诗歌鉴赏
《大还丹口诀》是一首深具哲理和艺术性的诗作。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道教炼丹的复杂过程和追求长生的理想。开篇以“世人不知丹有神”引入,直指人们对炼丹的误解,提醒人们要谨慎对待外物。接着,诗中提到的女娲、金、木、火等元素,都是道教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暗示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中生动的描绘,如“紫烟碧焰喷人香,赫奕鱼鳞透日光”,让人感受到炼丹过程中所产生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同时,诗中不断提及的“道”与“德”,则体现了修行者应当追求的内在品质,强调了心灵的修炼对外在成就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使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善恶的界限,以及内心修炼的重要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世人不知丹有神:说明世人对炼丹的神秘性和重要性缺乏认识。
- 试吃狼毒必害人:警告人们不要轻易尝试危险的事物。
- 将知世上有善恶:提到道德的判断,倡导亲近善良。
- 女娲鍊得五常气:涉及女娲与道教五常的关系,强调自然法则。
-
修辞手法:
-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凝我神,定我心”强调内心的集中。
- 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修道者应当追求内在的善良品质,同时也要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才能成功实现个人的理想。
意象分析
- 金:象征财富与纯洁,代表炼金术的成功。
- 火:代表变化与纯净的力量,是炼丹的重要元素。
- 女娲:象征创造与修复的力量,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 龙、鹤:代表长生不老的理想,传达了追求超越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大还丹口诀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罗公远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狼毒”是指什么?
- A. 无毒植物
- B. 一种有毒植物
- C. 一种药材
- D. 一种食物
-
诗中提到的“女娲”与哪个概念相关?
- A. 修道
- B. 长生
- C. 创造与补天
- D. 善恶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之作,探讨道理与自然的关系。
- 《桃花源记》:陶渊明描绘的理想社会,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大还丹口诀》和《道德经》,两者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但《大还丹口诀》更侧重于炼丹的技巧和个人修炼,而《道德经》则更为抽象,关注道理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研究》
- 相关学术论文与古代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