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宁海赵信武索》

时间: 2025-01-19 20:47:46

五明宫,三光照。

八脉婴儿,九转通玄妙。

七宝林中常舞跳。

十地玲珑,一个真欢笑。

杳冥冥,冥杳杳。

今古诸仙,永永同相召。

外道天魔都未晓。

方喜圆成,了了还重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明宫,三光照。
八脉婴儿,九转通玄妙。
七宝林中常舞跳。
十地玲珑,一个真欢笑。
杳冥冥,冥杳杳。
今古诸仙,永永同相召。
外道天魔都未晓。
方喜圆成,了了还重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五明宫”的光辉与神秘。它提到“八脉婴儿”的灵动,“九转”的玄妙变化,以及在“七宝林”中舞动的情景。“十地玲珑”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境界,带来真实的欢笑。诗中反复提到的“杳冥冥”,表达一种深邃的无形状态,而“今古诸仙”则暗示了时间的交织,永恒的召唤。尽管外道和天魔未能理解这一切,但最终的圆满与轻松是值得庆贺的。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明宫:道教的一个重要宫殿,象征光明与智慧。
  • 三光:指日光、月光和星光,象征宇宙的力量。
  • 八脉婴儿:指八条经脉,形象化为婴儿的灵动。
  • 九转:指道教炼丹术中的九次变化。
  • 七宝林:象征着富饶与美好,是道教的理想境界。
  • 十地玲珑:指菩萨所达到的十个境界,象征着完善和圆满。
  • 杳冥冥:形容深邃、幽暗的状态。
  • 外道天魔:指与正道相悖的邪道与妖魔。

典故解析:

  • “五明宫”与道教有关,是修炼的圣地。
  • “九转”和“十地”来自于道教和佛教的修炼理论,反映了宗教思想中的升华过程。
  • 诗中“诸仙”指代古今修道人,强调了修行的永恒性与共同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处一,元代诗人,精通道教思想,作品多涉及哲理与自然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常用隽永的意象表达深邃的哲学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元代,作者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表达对道理和自然的思考与感悟,试图通过诗歌传达一种对宇宙与人生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苏幕遮 宁海赵信武索》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的道教诗作。王处一通过对自然与宇宙的描绘,展示了他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道教典故与意象,如“五明宫”与“九转”,不仅展现了道教的神秘色彩,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真理的追求。

全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每一句都蕴含着深远的哲理,令人回味无穷。例如,诗中提到的“杳冥冥,冥杳杳”,通过对比和重复,强调了宇宙的深邃与生命的奥秘。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既有形式上的美感,又具备了内容上的深度。

此外,诗中提到的“今古诸仙,永永同相召”,表达了对时间与存在的哲学思考,揭示了修行者的追求与信仰。这种超越时间的召唤,体现了道教对永恒与真理的理解,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和宇宙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精神追求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王处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明宫,三光照。:描绘了光明普照的理想境界,象征着智慧与启迪。
  • 八脉婴儿,九转通玄妙。:通过婴儿的灵动与变化,展现道教修行的精妙。
  • 七宝林中常舞跳。:描绘了富饶美好的境界,象征着灵动的生命。
  • 十地玲珑,一个真欢笑。:指代修行的圆满与快乐,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杳冥冥,冥杳杳。:强调深邃与神秘,暗示人心的复杂与宇宙的无常。
  • 今古诸仙,永永同相召。:体现了修行者对真理的追求,时间的无尽延续。
  • 外道天魔都未晓。:揭示了对邪道的超越,反映出修行的坚定信念。
  • 方喜圆成,了了还重了。:表达对圆满的欢喜,最终的启迪与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 “五明宫”作为智慧的象征,传达了光明与启迪的意义。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重复: “杳冥冥,冥杳杳”的重复,强调了深邃无形的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道教的哲学思想展开,表达了对光明、智慧、灵动的追求,以及对生命奥秘的反思,展现了人类在宇宙中的探索与永恒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明: 象征智慧与启迪,反映道教的核心思想。
  • 婴儿: 代表灵动、纯真与生命的无限可能。
  • 七宝林: 象征富饶与美好的理想境界。
  • 十地: 体现修行的不同阶段,象征圆满与真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五明宫”象征什么?

    • A. 黑暗
    • B. 光明与智慧
    • C. 伤痛
    • D. 道德
  2. “今古诸仙”意指什么?

    • A. 只存在于古代的仙人
    • B. 现代与古代的修行者共同追求真理
    • C. 仙人是虚构的
    • D. 过去与未来的对比
  3. “杳冥冥,冥杳杳”强调了什么?

    • A. 生命的快乐
    • B. 深邃与神秘的状态
    • C. 物质的追求
    • D. 自然的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道德经》:老子的经典著作,探讨道与德的关系。
  • 《庐山谣》:王维的诗歌,描绘自然与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王处一的作品更加注重内心的哲理与宇宙的关系,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的豪情与放纵。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道教文化概论》
  2. 《元代诗文选》
  3. 《王处一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