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其四用范希文韵》
时间: 2025-01-19 20:0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其四用范希文韵
作者: 龚鼎孳 〔明代〕
粉香城歌舞地。明月金宵,偏照双峰翠。一夜碧蟾凉似水,为送春归,特到红窗外。五更愁千叠思,对月端详,不许垂杨睡。珠箔檀肩长共倚。断鼓零箫,迸入留春泪。
白话文翻译:
在花香四溢的城市中,歌舞升平。明亮的月光洒在夜空中,特别照耀着双峰的翠绿。今夜的明月似水般清凉,为了送走春天,特意来到红色窗外。清晨时分,愁思如千层般叠加,对着月亮凝视,不让垂杨入睡。珠帘和檀木窗前,长久地依偎在一起。鼓声断了,笛声也无,留下的是春天的泪水。
注释:
- 粉香: 形容花香浓郁。
- 双峰翠: 指两座青翠的山峰。
- 碧蟾: 指月亮,蟾蜍常被用来比喻月亮。
- 红窗外: 形容窗子的颜色,暗示内部的温馨与外部的春意。
- 五更: 指清晨时分。
- 珠箔檀肩: 指精致的珠帘和木制窗棱。
典故解析:
- 碧蟾: 古代诗词中常用月亮的形象。
- 断鼓零箫: 表达音乐的中断,寓意春天的结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鼎孳,明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与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开头的“粉香城歌舞地”不仅描绘了生机勃勃的城市景象,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欢乐的氛围。接下来的“明月金宵,偏照双峰翠”则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明亮的月光与青翠的山峰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和谐美的意境。
诗中“碧蟾凉似水”一句,将月亮比作清凉的水,生动地传达了夜晚的清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然而,随着对春天的留恋,诗人愁思渐重,在五更时分,思绪如千叠般繁杂,无法入眠。对月端详的情景,增强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愁苦,展现出对春天的眷恋与惜别。
最后两句“断鼓零箫,迸入留春泪”则是情感的高潮,音乐的中断象征着春天的结束,而“留春泪”则是诗人对春天依依不舍的情感流露。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结合音乐与自然,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粉香城歌舞地”:描绘城市的欢快氛围。
- “明月金宵,偏照双峰翠”: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山景。
- “一夜碧蟾凉似水”:月亮清凉,暗喻夜的宁静。
- “五更愁千叠思”:清晨的愁苦思绪。
- “珠箔檀肩长共倚”:依偎的情感。
- “断鼓零箫,迸入留春泪”:音乐的中断与春天的泪水。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碧蟾”比作月亮。
- 对仗:如“断鼓零箫”对称。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感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深刻情感。
意象分析:
- 粉香: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明月: 代表宁静与思念。
- 双峰翠: 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珠箔檀肩: 代表温馨的情感与依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碧蟾”指的是什么?
- A. 花
- B. 月亮
- C. 山
- D. 水
-
“五更愁千叠思”中的“五更”指的是哪个时段?
- A. 清晨
- B. 夜晚
- C. 中午
- D. 黄昏
-
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是: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无所谓
- D. 愤怒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国家命运的思索。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同样表现了春天的繁华与感伤。
诗词对比:
- 龚鼎孳与李清照的词风虽然不同,但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通过精美的意象展现对春天的思念与珍惜。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