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峡》
时间: 2024-09-19 22:07: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来峡
作者: 释今四 〔明代〕
岳僧行傍水云间,
七十青峰夹绿湾。
好梦正悬三峡涧,
赏心先得二禺山。
轩辕竹外低帆影,
萧寺碑前拂藓斑。
更为榴花寻五色,
断崖攀尽不知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沿着水边行走的情景,周围青翠的山峰环绕着绿意盎然的水湾。恰好在梦中看到了三峡的美景,内心愉悦地先去欣赏了二禺山。帆影在轩辕竹外轻轻晃动,萧寺前的碑石上覆盖着斑驳的青苔。更是为了寻找五色的石榴花,攀登断崖却不知道何时才能返回。
注释:
- 岳僧:指在岳山附近的僧人,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
- 七十青峰:形容山峰的数量及其青翠的颜色,突出自然的美。
- 三峡涧:指三峡地区的溪涧,象征着梦境中的美好。
- 二禺山:可能指特定的山名,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
- 轩辕竹:轩辕竹是一种竹子,象征着高洁。
- 萧寺:可能是指某个隐居的寺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榴花:指石榴花,五色象征着斑斓的色彩。
- 断崖:表示险峻的山崖,体现了攀登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今四,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时代。他以诗文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历飞来峡的过程中创作而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飞来峡》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岳僧行傍水云间”引入,生动地描绘出僧人在水边行走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在“七十青峰夹绿湾”中,青翠的山峰与清澈的水湾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好梦正悬三峡涧”表现出梦境与现实的交融,暗示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在后续的描写中,“轩辕竹外低帆影”与“萧寺碑前拂藓斑”交替出现,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诗人在对细节的刻画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厚谊。最后一句“断崖攀尽不知还”则表现了诗人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和不知疲倦的精神。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一种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展现了明代诗人在自然与心灵之间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岳僧行傍水云间:描绘了僧人行走于水边,云雾缭绕的静谧场景。
- 七十青峰夹绿湾:形象地展示了山峦与水湾的美丽景象。
- 好梦正悬三峡涧:梦境中与自然景色的美好相遇,体现了诗人的理想与幻想。
- 赏心先得二禺山:对美景的欣赏,提升了诗人的心境。
- 轩辕竹外低帆影: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竹影与船帆交织出和谐的画面。
- 萧寺碑前拂藓斑:描绘了寺庙前的碑石和青苔,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常存。
- 更为榴花寻五色:追求多彩的生活与美好,象征着诗人的探索精神。
- 断崖攀尽不知还:表达了对自然的无尽向往与探索,渴望永远沉浸其中。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好梦”比喻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如“轩辕竹外”和“萧寺碑前”,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如“榴花”、“青峰”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探索精神,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峰:象征着高洁与坚定,代表着自然的伟岸。
- 水湾:象征着柔和与包容,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榴花:象征着多彩的生活与追求美好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岳僧”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僧人
C. 一位诗人
答案:B -
“七十青峰夹绿湾”中的“青峰”主要指: A. 青色的山峰
B. 青色的水面
C. 青色的竹子
答案:A -
诗中提到的“榴花”象征的是: A. 生命的短暂
B. 多彩的生活
C. 宁静的心境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望岳》 by 杜甫
诗词对比: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多地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释今四的《飞来峡》则更侧重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探索。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精选》
- 《明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