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其一》

时间: 2025-01-02 19:45:31

薄雨任鹃啼,梦湿江南路。

去去横波认未真,人海无寻处。

只许伴春残,不许留春住。

一片轻红坠有声,别是伤春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雨任鹃啼,梦湿江南路。
去去横波认未真,人海无寻处。
只许伴春残,不许留春住。
一片轻红坠有声,别是伤春句。

白话文翻译:

在细雨中,听着杜鹃的啼叫,梦中江南的道路也是湿漉漉的。
去来匆匆,波光粼粼的水面让我无法分辨真实与虚幻,人海茫茫,难以寻觅踪影。
只允许我伴随着春天的残影,却不允许春天在此驻留。
一片轻轻飘落的红花发出声响,暗自诉说着对春天的伤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薄雨:细小的雨,形容雨势轻微。
  • :随意,让。
  • 鹃啼:杜鹃鸟的叫声,常常在春天出现,寓意伤感。
  • 横波:水面上的波光。
  • 人海:形容人多,众人如海。
  • 伴春残:陪伴着春天的残留。
  • 留春住:使春天停留。

典故解析:

  • 杜鹃: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杜鹃啼血传说与春天的离别有关。
  • 江南:指中国南方一带,因其水乡秀丽而常被文人所歌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伟,现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故,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残影,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反映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情感冲击。

诗歌鉴赏:

《卜算子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在细雨中聆听杜鹃的啼叫,唤起了对春天的深切思念。开篇以“薄雨任鹃啼”营造出一种朦胧、惆怅的氛围,细雨与杜鹃的声音相互交织,似乎在叙述春天的离去。接下来的“梦湿江南路”则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进一步加强了情感的深度。

“去去横波认未真,人海无寻处”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迷惘与孤独,尽管水波荡漾,似乎有着无限的可能,但人海茫茫,又有多少人能找到彼此?此处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孤独,也暗示了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渴望与失落。

“只许伴春残,不许留春住”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对春天的留恋是深切的,但却又无奈地承认春天无法停留,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这种对春天的伤感通过“轻红坠有声”得到了升华,红花的轻盈与声音的细腻,既是对春天的告别,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层层递进,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敏锐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雨任鹃啼:在细雨中,杜鹃自由地鸣叫,描绘出一种自然的惆怅。
  • 梦湿江南路:梦中江南的道路因雨而湿,暗示对往昔的追忆。
  • 去去横波认未真:不停地往来,波光闪烁让人难以分辨真实与梦幻。
  • 人海无寻处:在茫茫人海中,难以找到自己的位置。
  • 只许伴春残:只能伴随着春天的余韵而行。
  • 不许留春住:春天无法长留,暗含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一片轻红坠有声:轻红的花瓣落下,发出细微的声响,象征离别的伤感。
  • 别是伤春句:这句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春天的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与杜鹃鸣叫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杜鹃的啼叫充满情感,似乎在诉说心声。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身处繁华却感到孤独的心境,揭示了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雨:象征柔和与惆怅。
  • 鹃啼:代表离愁别绪。
  • 江南路:象征着美好与过去的回忆。
  • 春残: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薄雨”指的是: A. 大雨
    B. 细小的雨
    C. 雪

  2. 诗中提到的“鹃”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A. 喜欢
    B. 无所谓
    C. 伤感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相思》 by 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卜算子 其一》和《春晓》,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意境,但《卜算子》更加强调对春天的伤感,而《春晓》则流露出对春天的欢愉,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陈伟诗集《梦中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