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时间: 2025-01-03 05:11: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陌上垂杨,栏边芍药。澹月疏帘尚如昨。秦筝罢弹玉砌静,吴笺省记银钩弱。凤台空,鲤波远,奈离索。歌罢漫翻金凿落。欹枕独听斜衔柝。户外酸风射罗幕。今年未归春社燕,明年去作秋河鹊。篆炉云,縠纹水,沉前约。
白话文翻译:
在陌路上垂柳摇曳,栏杆旁盛开的芍药花。淡淡的月光透过稀疏的帘子,依旧是那个样子。秦筝的弹奏已经停止,玉阶显得格外寂静,吴笺上的记事字迹也变得微弱。凤台空荡荡的,鲤鱼在远处游弋,无法忍受这离别的苦楚。歌声散去后,金色的凿痕漫无目的地翻动。斜靠着枕头,独自倾听那斜倚的更鼓声。户外的寒风透过罗幕吹入。今年春天燕子还未归来,明年又要去作秋天的河边喜鹊。篆香炉中弥漫着云雾,水面上浮现的纹路,承载着我之前的约定。
注释:
- 陌上:指路旁。
- 垂杨:指垂柳,象征柔美与离愁。
- 芍药:一种花,象征美丽。
- 澹月:清淡的月光。
- 秦筝:古代乐器,象征音乐与情感。
- 吴笺:古代的一种纸,常用来书写。
- 凤台:传说中的仙境,寓意空虚。
- 鲤波:鲤鱼在水中游动,暗示远方的思念。
- 斜衔柝:指夜间报时的鼓声。
- 春社燕:春社是传统节日,燕子象征归来。
- 篆炉:香炉,象征着香气与约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鹓雏,近代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其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千秋岁引》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寄托,表达了对离别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千秋岁引》以清新婉约的笔调刻画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开篇的“陌上垂杨,栏边芍药”描绘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之而来的“秦筝罢弹玉砌静”,则将气氛转为静谧,表达了音乐停止后的孤寂感。诗中描写的“凤台空,鲤波远”寓意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反映出诗人的内心苦楚。
“歌罢漫翻金凿落”,更是通过对歌声消散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的情绪。最后几句以“篆炉云,縠纹水”收尾,虽是对往日约定的追忆,但更多表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这首诗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完美地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陌上垂杨,栏边芍药:描绘了春天的景致,柳树与花卉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 澹月疏帘尚如昨:月光透过帘子,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不变。
- 秦筝罢弹玉砌静:音乐停止,象征着生活的静谧与孤寂。
- 吴笺省记银钩弱:记录的字迹已淡,暗示记忆的模糊。
- 凤台空,鲤波远:感叹空虚与思念,鲤鱼象征远方的亲情。
- 奈离索:无奈于离别的痛苦。
- 歌罢漫翻金凿落:歌声结束,情感如同金色的凿痕漫无目的。
- 欹枕独听斜衔柝:孤独的夜晚,听着更鼓声,增添了惆怅感。
- 户外酸风射罗幕:寒风透入,象征内心的寒冷与孤独。
- 今年未归春社燕,明年去作秋河鹊: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 篆炉云,縠纹水:最后以香气与水纹作结,寄托着未竟的约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音乐、春天等,表达情感。
- 对仗:如“凤台空,鲤波远”,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音韵美。
- 拟人:月光、风等都被赋予了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情感细腻而深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垂杨:象征柔美与离别。
- 芍药:代表美与生命的短暂。
- 澹月:象征宁静与孤独。
- 秦筝:音乐象征情感的传达。
- 鲤波:象征思念与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陌上垂杨”中的“陌”指的是什么?
- A. 山
- B. 路
- C. 河
- D. 城
-
诗中提到的“春社燕”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回归
- C. 期待
- D. 旅行
-
诗中“凤台空”的意思是:
- A. 繁华
- B. 空虚
- C. 美丽
- D. 宁静
答案:
- B. 路
- B. 回归
- B. 空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离愁中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情感更为广泛。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现代诗词流派研究》
- 《姚鹓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