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从来习性》

时间: 2025-01-04 09:14:38

从来习性,尘冗知多少。

省后急消磨,动静里、专专计较。

闲非闲是,不挂一丝头,牢闭口,紧降心,人我先除扫。

住行坐卧,莫把心王恼。

向上有机关,更不许、愚迷便晓。

积功累行,慧眼忽然开,芝草秀,大丹成,作个仙无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从来习性
作者:姬翼 〔元代〕

从来习性,尘冗知多少。
省后急消磨,动静里专专计较。
闲非闲是,不挂一丝头,
牢闭口,紧降心,人我先除扫。
住行坐卧,莫把心王恼。
向上有机关,更不许愚迷便晓。
积功累行,慧眼忽然开,
芝草秀,大丹成,作个仙无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对习性和尘世纷扰的反思。人们在生活中习惯于被琐事所困,不知其中的多少烦恼。经过一番反省后,才意识到要放下这些困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真正的闲适并非表面上的闲散,而是内心的宁静。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清理内心的杂念,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中,不要让烦躁的心态影响自己的行为。向上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应再愚昧无知。通过不断的努力与修行,智慧之眼便会开启,最终达到成仙的境界,超脱于生死之外。

注释

  • 习性:指人们的习惯和性格。
  • 尘冗:指世界的纷扰和琐事。
  • 省后:指反省后。
  • 动静里:在日常的活动与静止中。
  • 牢闭口:指闭口不言,控制自己的言语。
  • 心王:指内心的统治者,情绪的主导。
  • 机关:指宇宙的奥秘或内在的法则。
  • 积功累行:指通过不断地修行积累功德。
  • 芝草:指传说中的灵草,象征长生不老的仙草。
  • 大丹:指道教中的炼丹术,代表修行的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姬翼,元代诗人,以道教思想为主,作品多反映对人生、修行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反思个人习性与尘世纷扰,倡导内心的修炼与自我超越,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影响。

诗歌鉴赏

《蓦山溪·从来习性》是一首反映内心修炼和超脱思想的诗词。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如何反省自身,最终达到内心宁静与智慧的境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前两句“从来习性,尘冗知多少”道出了生活中的烦恼与习惯,似乎暗示着人在日常生活中被琐碎事务所困,难以自拔。接下来的诗句则引导读者透过反省和修行,意识到内心的真正宁静与闲适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内心的清净与坚定。这种内心的修炼不仅是道教文化的体现,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追寻。最后,通过“积功累行,慧眼忽然开”的表述,诗人指出,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与超脱,从而达到成仙的境界。整首诗行文流畅,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引导人们在现代生活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从来习性,尘冗知多少: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所形成的习惯与对尘世琐事的无奈。
    2. 省后急消磨,动静里专专计较:经过反思后,意识到生活中的计较与无谓的消磨。
    3. 闲非闲是,不挂一丝头:真正的闲适并非表面的空闲,而是内心的宁静。
    4. 牢闭口,紧降心,人我先除扫:要求控制言语,平复心态,先清理内心的杂念。
    5. 住行坐卧,莫把心王恼: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让烦躁的情绪影响行动。
    6. 向上有机关,更不许愚迷便晓: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必须避免无知与迷惑。
    7. 积功累行,慧眼忽然开:通过不断的努力,最终获得智慧的洞察。
    8. 芝草秀,大丹成,作个仙无老:象征着修行的成功,达到超脱生死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芝草秀”比喻修行的成果。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修身养性、超脱世俗的主题,强调内心的修炼和智慧的获取。

意象分析

  • 尘冗:象征世俗的烦恼与纷扰。
  • 心王:代表内心的情绪与思维的主导。
  • 芝草大丹:象征道教追求的长生与超脱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闲非闲是”,意思是: A. 表面闲散
    B. 内心宁静
    C. 忙碌不堪
    D. 无所事事

  2. 诗中“积功累行”指的是什么? A. 享乐
    B. 努力修行
    C. 追求名利
    D. 逃避责任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探讨人生的无常与追求。
  • 《静夜思》(李白):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对比

  • 《蓦山溪·从来习性》《静夜思》:两首诗都反映了内心的思考与情感,但前者更强调修行与超脱,而后者则侧重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词精选》
  2. 《道教文化与诗歌》
  3. 《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