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曾萧真人》
时间: 2025-01-14 06:3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曾萧真人
作者: 王哲 〔元代〕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
只为有声闻,却隔了玄元妙道。
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
空恁一般了。岂知玄妙。
刚被身心傲。度日若聋盲,
诮不识丹砂炉灶。
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
服饵了。得长生,携手归蓬岛。
白话文翻译:
这位真人已经悟道,声名远扬。
只因有声名在外,却与那深奥的真理隔绝。
可怜他的仙骨,沦落到鬼的骸骨中,
都一样衰老,皆一样年迈。
空是如此一般的境遇,岂能理解那深奥的道理?
只是因为身心的傲慢,
度日如同聋盲,
嘲笑自己不识丹砂的炉灶。
只愿将那二样东西,在鼎中炼成丹药,
服用后便能长生,携手归去蓬莱仙岛。
注释:
- 真人:指已经领悟道理的人。
- 玄元妙道:深奥的道理与真理。
- 仙骨:指修道者的身体,象征纯洁与高尚。
- 鬼形骸:指凡人的身体,象征衰老与丧失。
- 丹砂:炼丹的材料,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蓬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大多表达对道教思想的追求,风格上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代,背景是道教文化的繁盛及人们对长生不老的向往。王哲在诗中通过对“真人”的描绘,探讨了修道者的内心挣扎与追求,反映出对真理的渴望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真人”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修道者的心路历程。诗中的“真人”已然领悟了人生的哲理,但却被世俗的名声所困扰,无法真正达到心灵的解脱。诗中“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一句,通过对比仙人与凡人,揭示了修道者的无奈与悲哀。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道教“长生”的渴望,但同时也对世俗生活的无奈表示深切的感慨。
整首诗的意境深邃,情感真挚,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展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诗中“度日若聋盲”的表述,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精神上的麻木与无知,使读者对修道者的处境更感同身受。最后一句“携手归蓬岛”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令人向往那片理想的世外桃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指已经领悟真理的人,声名显赫,广为人知。
- 只为有声闻,却隔了玄元妙道:虽然声名在外,但却与深奥的真理相隔。
- 可怜仙骨,落入鬼形骸:可怜那些本应高洁的灵魂,却沦落为普通人的身体。
- 一般衰,一般老:都一样经历衰老和死亡。
- 空恁一般了:空是如此一般的境遇。
- 岂知玄妙: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
- 刚被身心傲:因为身心的傲慢而迷失。
- 度日若聋盲:生活如同失去感知。
- 诮不识丹砂炉灶:嘲笑自己无法辨识炼丹的工具。
- 好将二物,鼎内结成丹:渴望将身心的二物炼成长生的丹药。
- 服饵了:希望服用后获得长生。
- 得长生,携手归蓬岛:最终实现长生,携手回归理想的仙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真人”和“鬼形骸”,凸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拟人:将“身心”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将人生比作炼丹过程,隐喻追求长生的艰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探讨了追求真理与长生的矛盾,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无奈。通过对修道者的心理剖析,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精神升华过程中的困惑与挣扎。
意象分析:
- 真人:象征着领悟真理的人,代表理想和追求。
- 仙骨:代表高尚和纯洁的理想。
- 鬼形骸:象征着世俗的衰败与无奈。
- 丹砂:象征着追求长生与成就的过程。
- 蓬岛:理想的归宿,象征着心灵的解脱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中的“真人”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
B. 领悟真理的人
C. 道士
D. 仙人 -
“度日若聋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知与麻木
C. 充实与满足
D. 忧伤 -
“携手归蓬岛”中的“蓬岛”象征什么? A. 人间的繁华
B. 理想的归宿
C. 难以到达的地方
D. 仙人的住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王哲《蓦山溪》与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王哲更侧重内心的挣扎与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