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元美》
时间: 2025-01-04 13:07: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弇山把袂忽三秋,自向沧江伴白鸥。
谢傅故应怜小草,张融犹得住扁舟。
砂求勾漏今非令,瓜种青门旧是侯。
缥缈楼高飞梦远,为君支策上罗浮。
白话文翻译:
在弇山的山水之间,仿佛已经经历了三个秋天,我自然而然地向沧江走去,伴随着白鸥飞翔。谢傅(谢安)应该会怜惜这小草,张融(张岱)仍然能在小舟上安然栖息。如今的砂求与勾漏已不再是你所期望的,瓜种青门的身份早已是侯爵。缥缈的高楼让我梦远飞翔,为了你,我愿意在罗浮山上支策。
注释:
- 弇山:指的是山名,古代多用作隐居之地。
- 把袂:把衣袖,借指友人相聚、告别。
- 沧江:指的是江河,象征着宽广与流动。
- 谢傅:指谢安,东晋名士,因其爱护草木而闻名。
- 张融:指张岱,著名的诗人,象征隐逸生活。
- 砂求勾漏:指的是古代对隐士的追求与理想。
- 缥缈楼高:形容楼阁高耸,意指理想与梦想的远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欧大任,明代诗人,生于明中期。他以诗词、散文著称,作品常蕴含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风格清新而飘逸。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作者对友人王元美的思念之际,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诗中蕴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寄王元美》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自然意象的诗,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弇山把袂忽三秋”引入,瞬间拉开了时空的距离,表达出作者在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自向沧江伴白鸥”则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白鸥在江面上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洒脱,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谢傅和张融,分别代表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谢安对小草的怜惜与张融在扁舟上的安然,传达出一种对友人生活状态的理解与认同。而“砂求勾漏今非令,瓜种青门旧是侯”则暗喻了人生的变迁与理想的失落,表达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在结尾处以“缥缈楼高飞梦远”收尾,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愿意为友人支策,体现了深厚的情义和高远的理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弇山把袂忽三秋:在弇山的相聚,似乎已经过去了三个秋天,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相聚的怀念。
- 自向沧江伴白鸥:自然的流动与悠然自得的心境,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
- 谢傅故应怜小草:提到谢安,表现出对自然的珍爱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 张融犹得住扁舟:张融的隐逸生活,暗示着对安静生活的渴望。
- 砂求勾漏今非令:人生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表达出对过去理想的怀念。
- 瓜种青门旧是侯:暗指身份的变化与社会地位的变迁。
- 缥缈楼高飞梦远: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梦想的追求。
- 为君支策上罗浮:表达出为友人愿意付出的情感,寄托了深厚的友情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缥缈楼高”比喻理想的高远。
- 拟人:如“伴白鸥”,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友谊的思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理想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弇山:隐逸与自然的象征。
- 沧江: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生命的宽广。
- 白鸥:自由与洒脱的象征。
- 小草:生命的脆弱与坚韧。
- 高楼:理想与追求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弇山”主要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自然
- C. 诗人的故乡
-
“谢傅”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对草木的怜惜
- B. 对友谊的珍视
- C.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
“缥缈楼高飞梦远”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现实的失落
- B. 对未来的憧憬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与思友的情感,但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 《月下独酌》:表现了孤独与对饮酒的乐趣,情感基调更为洒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