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
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
禾黍是亡国,山河归圣君。
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
白话文翻译:
日月不断升起又落下,台城上空飘着白云。
虽然土地肥沃,百姓安居乐业,但六朝时期的坟墓却渐渐消失。
稻谷与黍米象征着亡国的悲哀,山河已经归于圣明的君主。
松树在骤雨中发出声音,几座寺庙的晚钟隐隐传来。
注释:
- 日月:指代时间的流逝。
- 台城:指古代城池,此处特指某个历史遗址。
- 白云:象征空灵、孤寂的氛围。
- 宽百姓土:指土地肥沃,适合百姓耕作。
- 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东吴、东晋、南朝等),在这里暗指历史的变迁。
- 禾黍:稻谷与黍米,象征着农业丰收,也暗示亡国后的失落。
- 圣君:指贤明的君主。
- 松声:指松树在风雨中发出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变化。
- 晚钟:指寺庙的钟声,象征宁静与反思。
典故解析:
- 六朝:历史上六个朝代的合称,代表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诗中提到的“渐缺六朝坟”显示出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
- 禾黍是亡国:这句提及了农作物与国家命运的关系,意味着国破家亡后,即便庄稼丰收也难以弥补失去的历史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石头怀古》写于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失去的怀念。该诗在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
诗歌鉴赏:
《石头怀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历史的变迁和民族的兴衰。开篇“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以日月的升降引出时间的流逝,台城的孤寂象征着历史的遗迹。诗人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是自然的轮回,更是人类文明的脆弱与无常。
“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接着通过对土地的描写,反映出国家的繁荣与衰落。土地的肥沃并没有给历史留下应有的痕迹,六朝的坟墓逐渐消失,隐喻着文化的遗落与历史的淡忘。
禾黍与亡国的联系,深刻揭示了国家灭亡后,昔日的繁荣景象已成过眼云烟,只有稻谷与黍米还在默默生长,仿佛在诉说着国破家亡的悲哀。而“山河归圣君”则传达了一种历史的回归与对新政权的期望。
结尾的“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沉重的氛围。松树在风雨中呼啸,寺庙的钟声隐约传来,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沉痛与对未来的沉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与文化自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日月出又没:时间在不断流逝,形成一种无尽的循环。
- 台城空白云:台城的孤寂与白云的飘渺形成鲜明对比,象征历史的遗忘。
- 虽宽百姓土:土地肥沃,但并未给历史留下深刻印记。
- 渐缺六朝坟:历史遗址的消逝,反映出文化的逐渐淡忘。
- 禾黍是亡国:丰收的稻谷与黍米暗示着国家的衰败与失落。
- 山河归圣君:历史的轮回,期望贤明的统治者带来新的希望。
- 松声骤雨足:自然的声音与雨水的交融,象征着历史的变迁。
- 几寺晚钟闻:寺庙的钟声带来宁静,反映内心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禾黍是亡国”,将作物与国破联系在一起,深刻揭示国家命运。
- 对仗:如“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如“松声骤雨足”,赋予松树以人的声音,增强了自然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交织描写,深刻反映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对故国的深情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
- 台城:历史遗迹,象征历史的沉重。
- 禾黍:象征农民生活的丰盈与国家命运。
- 松声: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存在。
- 晚钟:象征反思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日月出又没”中的“日月”指的是: A. 太阳和月亮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景观
D. 古代神话 -
“渐缺六朝坟”中的“六朝”指的是: A. 六个朝代
B. 六个国君
C. 六个历史人物
D. 六个古代城市 -
诗中“禾黍是亡国”表达的意思是: A. 农业的繁荣
B. 国破家亡的悲哀
C. 对未来的希望
D. 自然的丰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与对现实的思考,但《春望》更强调战乱带来的痛苦,而《石头怀古》则更侧重于文化的遗失与反思。
李白《庐山谣》:
李白的作品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曹松则在《石头怀古》中通过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明显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