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饮一杯酒,便吟春日诗。
木梢寒未觉,地脉暖先知。
鸟啭星沉后,山分雪薄时。
赏心无处说,怅望曲江池。
白话文翻译
在春天的日子里,我饮下了一杯酒,便开始吟诵春天的诗篇。树梢上的寒意尚未觉察,土地的温暖却早已感知。鸟儿在星星沉没之后欢快地鸣叫,山间的雪正逐渐消融。快乐的心情无处倾诉,只能怅然地望着曲江的池塘。
注释
- 春饮:春天里饮酒,象征着春日的欢愉。
- 吟春日诗:吟诵春天的诗篇,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
- 木梢寒未觉:树梢的寒冷尚未察觉,意指春天的气息逐渐来临。
- 地脉暖先知:大地的温暖早已感知,表现出春天的气息已在悄然变化。
- 鸟啭星沉后:鸟儿在星星落下后鸣叫,展现出春天夜晚的生机。
- 山分雪薄时:山间的雪正逐渐融化,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赏心无处说:快乐的情感无处倾诉,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
- 怅望曲江池:惆怅地望着曲江池,表露出诗人因无法倾诉而产生的惆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春天、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曹松的诗作往往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创作背景
《立春日》创作于立春这一时节,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机。随着寒冬的结束,万物复苏,诗人通过饮酒吟诗的方式,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感悟。这首诗既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又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立春日》是一首充满生机与感伤的作品,曹松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与自己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诗的开头,诗人以“春饮一杯酒”开篇,展示了春天的欢乐,喝酒吟诗成为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却显露出一丝惆怅。“赏心无处说”一句,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春天带来了温暖与生机,但诗人却感到孤独无法倾诉,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更具深意。
此外,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极具画面感,木梢的寒意、地脉的温暖、鸟儿的鸣叫、山间的雪融化,无不展现出春天的生机。最后一句“怅望曲江池”的情感渲染,将诗人的孤独与对春天的期待结合在一起,使整首诗在欢快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通过这些细腻的描写,曹松不仅呈现了春的美好,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孤独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饮一杯酒:春天的气息让人们欢聚一堂,饮酒助兴。
- 便吟春日诗:饮酒之后,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春天的诗。
- 木梢寒未觉:春天的到来尚未让树梢感受到寒意的消退。
- 地脉暖先知:大地的温暖已经悄然到来,早于寒冷的消散。
- 鸟啭星沉后:夜深时,鸟儿开始欢快地鸣叫。
- 山分雪薄时:山间的雪在春天的阳光下逐渐融化。
- 赏心无处说:快乐的心情无法倾诉,感到孤独。
- 怅望曲江池:惆怅地望着曲江的池塘,流露出内心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饮酒比作对生命的庆祝。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鸟啭”、“木梢寒”赋予人类情感。
- 对仗:如“寒未觉、暖先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的热爱,同时流露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生命中欢乐与孤独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新的生命和希望。
- 酒:表现欢愉与庆祝。
- 鸟: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生机。
- 雪:象征寒冷与冬天的结束。
- 曲江池:代表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之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立春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
诗中“赏心无处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孤独
C. 愤怒 -
诗中提到的“曲江池”象征着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富饶
答案
- B. 唐代
- B. 孤独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春晓》:孟浩然的这首诗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为直接,缺少了曹松那种复杂的情感交织。
《将进酒》:李白的豪放与曹松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李白更强调人生的豪情,而曹松则在欢乐中透出忧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