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7 10:13:04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
破镜徒相问,刀头恐隔年。
轻轻摇远水,脉脉下春烟。
别后春江上,随人何处圆。

白话文翻译

站在门前,眉头微皱,月光皎洁如水。
破碎的镜子只能徒然相问,岁月如刀,恐怕又要隔年。
轻轻摇曳着远方的水面,春天的烟雾缭绕而下。
分别后在春江上,月亮依旧圆,但不知此时你在何处。

注释

  • 凝颦:皱眉,表示思念或忧愁。
  • 细魄:指细腻的月光。
  • 破镜:比喻夫妻或情侣的离散。
  • 刀头:形容时间的流逝如刀锋般无情。
  • 轻轻摇远水:形象化地描绘了水面轻轻荡漾的景象。
  • 脉脉:形容深情的样子。
  • 春烟:春天的烟雾,象征着柔和和温暖。

典故解析

“破镜”典出唐代诗人李白的《月下独酌》,象征离散的夫妻,反映出对情感的思考与感慨。同时,月亮在古代文化中常被用来象征思念与团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浓厚的思乡情绪。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不安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月亮与春江的景象,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惆怅与思念。

诗歌鉴赏

《初月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凝颦立户前,细魄向娟娟。”,描绘了一个人在月光下的孤独身影,眉头紧锁,透露出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的“破镜徒相问”,更是点明了离散的主题,象征着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中,月亮的意象贯穿始终,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尤其是“随人何处圆”,借用月亮的圆缺变化,表达了对远方亲人团圆的期盼与无奈。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凝颦立户前:诗人描绘一个人站在门前,眉头紧锁,传达出思念的情绪。
  2. 细魄向娟娟:细腻的月光如水般照拂,映衬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哀愁。
  3. 破镜徒相问:破碎的镜子象征着离散,徒然的询问,反映出无助与惆怅。
  4. 刀头恐隔年:时间的流逝如刀锋一般无情,令人害怕未来的无期等待。
  5. 轻轻摇远水:描绘水面轻轻荡漾的场景,增添了春天的柔和。
  6. 脉脉下春烟:春天的烟霭缭绕下,表现出了一种深情的氛围。
  7. 别后春江上:离别后在春江上,暗示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
  8. 随人何处圆:月亮虽圆,但不知爱人身在何处,传达出无限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思念,表达情感的深刻。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烟和水面拟人化,营造出温柔的意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思念与无奈,借助月亮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团圆的期盼。在生命的旅途中,亲情与爱情的割舍,让人感到无比悲伤。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思念与团圆,承载着人们对亲情的期盼。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柔和,流动中蕴含着感情的变化。
  • 春烟:春天的烟霭,象征着温暖与柔情,增添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破镜”象征什么? A. 幸福的团圆
    B. 夫妻的离散
    C. 美好的回忆

  2. “刀头恐隔年”中的“刀头”意指什么? A. 时间的无情
    B. 刀锋的危险
    C. 生命的短暂

  3.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1-B,2-A,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诗作,表达对兄弟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描绘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李群玉的《初月二首 其二》均以月亮为意象,表达思念之情。李白侧重于对家乡的牵挂,而李群玉则更为细腻,着重于情感的复杂性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群玉诗文选》